深入落实国家发展战略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面推进
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功能区建设全面展开,高端产业加快聚集,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龙头带动作用和服务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得到发挥。开发区、保税区竞相发展,港口和保税功能不断向腹地延伸,建成内陆“无水港”23个,“大通关”体系基本形成,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2000亿美元。
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初步形成。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国家级开发区首位,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建港造陆200平方公里,空港经济区、滨海高新区加快开发,形成了一批高端产业基地。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研发转化平台。
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天津港航道达到30万吨级,货物吞吐量4.77亿吨,居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1230万标准箱。东疆港岛30平方公里全部成陆,保税港区整体封关运作,南港港区开港试通航。滨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跑道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高速公路、天津大道、海滨大道等竣工通车,津保铁路、于家堡铁路中心站等加快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
宜居生态新城区建设成效明显。新区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生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北疆电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日产31.6万吨。中心商务区、滨海旅游区建设加快。中新天津生态城8平方公里起步区基本建成,示范效应显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始终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狠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4万亿元,五年增长1.3倍。实施重大项目180项,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90%。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成6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形成五种具有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模式。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设产业化重大项目140项,实施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利申请14万件、授权5.9万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3%提高到2.7%。
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重大项目160项,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由42.8%提高到47%。全市金融机构数量增长4.8倍,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倍和1.8倍。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5万亿元。建成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城市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