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林平
2013年01月23日08: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群众代表能不能问到点子上?
提问很尖锐,但主要还是停留在决策咨询的层面
2012年10月30日,是面谈会上见真章的日子。上下午各一场,每场3小时。先是预算申报部门做项目介绍,然后由专家代表与行业代表率先做发言,接着是公众代表、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中间主管部门会就代表的发言做针对性回应。
上午,先轮到“孕前优生检查”项目过堂。李子庆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数据很详实,但代表们还是有疑问。
“这个孕前优生检查和婚前免费检查相比,有地贫、血常规、身高、乙肝表面抗原这几项为重叠项目,如果考虑财政资金支付,是否涉嫌重复投入?”专家代表康小帼便上来就“发难”。群众代表杨健雄表示,财政资金不是取之不竭的,因此怎样合理使用每一笔资金以惠及更多的人群是最重要的。
“两者关注点不同,目的也不一样。”顺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张朝红回应说,一些夫妇并不是结婚后就马上要怀孕,因此并不是婚前检查过了,怀孕时就不必检查了;另外,全区1000多例缺陷儿童病例中,有28%来自于后天,为第一大病因,说明婚前检查并不能排除怀孕时不带入问题。
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下属单位区残联申报项目中,安排肢体残疾人家庭改造经费每户为1.8万元,让代表们不解。“广州此类改造每户大约8000元,顺德报价是否过高?”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院长陈景辉质问。
一番“交锋”过后,区残联理事长欧阳培杰感慨,民生项目的预算编制,以前都是政府部门闭门造车。结果常因缺乏与群众互动,招来质疑和不满。现在预算项目实施、评估情况要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这对政府预算编制以及后续工作的开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他非常认同这种方式。
张朝红坦言,代表们锱铢必较,提问很尖锐。上阵之前,两家项目单位都预先在内部搞了一次模拟论证,但没想到现场还是“出乎意料”。
据记者了解,群众意见并未对两个项目产生多大的“杀伤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所涉及的26个检查事项并没有大变动,只是在大方案上,根据代表建议增加了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方案、项目实施的细则等内容。
不少参会代表表示,面谈会的效果主要还是停留在决策咨询的层面。
代表意见怎么进入决策程序?
附在审核意见后边上报,经过人大确认才有效力
按原定的时间表,面谈会后3个工作日内,顺德区财税局要结合项目面谈的情况,拟定试点项目经费审核意见,上报给区政府审批。时间截点已经过去了,在这份审核意见里,代表们的“拍砖炮轰”和“锱铢必较”有多少体现?
区财税局副局长周冬生告诉记者,代表们的意见,一定会反映到审核意见中,上报给区政府。同时,我们会把全部代表的意见作为附件,附在后面。但最终发文需要通过人大才具有效力。
这种方式将来会覆盖到所有预算项目吗?“接下来会逐步铺开,我们还是会选择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项目来推进参与式预算。”周冬生说,今年试点工作的重点是把程序打造好。
“试点工作要形成常规化运作平台。”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负责人贾洪权提出,只有这样,公众参与度才能更高。政府要改革,想做就要做好,让老百姓叫好。
顺德开门预算、民主预算的改革勇气获得社会肯定。遗憾的是,对于“参与式预算”到底如何实现,改革的组织者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框架和系统的设计。要用多长时间来实现?具体分为哪些步骤?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这些问题相关负责人都没有解答,甚至改革的具体目标,即要实现一种什么样的预算编制体系也没有设定。“区委区政府的文件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现在只有一个大的方向,但要如何构建一整套制度,目前还没谱。”吴巍说。
广东省财政厅科研所调研室主任许航敏认为,让老百姓知道政府把钱花在何处、是否花在实处,这是改革必然方向。但要把有效的机制设置好,政府才敢于拿出项目来,否则只会出现敢实施的项目让公众参与,有争议的项目就不敢拿出来实施。
而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专家牛美丽则建议:改革不必操之过急,我们国家财政预算管理还有很多不完善、与参与式预算不和谐的地方,但一定要可持续。改革初期,由财政部门来主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最好由各个支出部门主导,这样才可以真正和部门预算编制衔接起来,而且有利于推动部门决策的民主化和落实部门预算责任。代表资格不要在面谈会后马上取消,可以考虑让这部分人参与项目执行期间的监督,及事后评价,这种全过程的参与将可以大大提高参与的实际效果。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