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荣华
2013年01月21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长期合作如何明晰产权收益?
地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双方要积累互信
大兴区与广安门医院签订了5年的“托管合同”,走过一年多,双方都对未来合作充满乐观。
胡元会说,对广安门医院来说,收获有三个方面:一是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提升,二是拓展发展空间,实现集约化发展,“聚集在主城区的三甲医院目前普遍面临着业务饱和、空间受限的难题”,三是为医改做了一些贡献。
肾病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部原来只有36张病床,要增加床位非常难。现在增加了南区20张床位,一些病人可以调配到南区稳步治疗,整个肾病科的诊疗量有了突破。对广安门医院而言,通过与大兴区的合作,积累互信,未来有望在京南有更大的发展。
“原来的二级医院实现飞跃成为三甲医院,也方便当地老百姓就医。”朱恒鹏对一年多的托管效果持乐观态度,“这是一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能力和质量的有益探索。”
区县政府也有积极性。因为北京市医改方案一直在倡导,新建医疗机构,特别是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向新城、城市南部等地区布局,推进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县扩展。
大兴区区委书记林克庆、区长李长友明确表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兴区探索托管模式,目的是把优质医疗资源吸引过来,把城里的知名大医院吸引过来,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实惠。”虽然托管了,但大兴区对医院的投资不变,随着医院人员的引进,财政预算还要增加。随着医院承载能力接近饱和,当地已开展广安门医院南区二期项目筹建事宜,计划无偿提供43亩土地建新院区。
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表示:虽然还有多家地方政府希望广安门医院托管当地医院或在当地办院,但目前精力有限,先尽力做好广安门医院南区,为医改创新积累经验。
但是,5年之后呢?托管之后,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产权改革?朱恒鹏说,双方的合作除了互信,更重要的是建立产权清晰、权益共享的法人治理结构。“双方有了更明确、牢固的产权纽带,医院会有更大的发展。”朱恒鹏认为,“如果能成功探索出一种新模式,相信会有更多三甲医院放下疑虑,积极参与盘活、提升县区级医疗资源。”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