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进高校社科协同创新

2012年12月28日09:5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李卫红

  顾海良

  刘 伟

  冯惠玲

  逄锦聚

  张保生

  张政文

  日前,“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2012”在广州召开。论坛围绕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作了深入的研讨,并就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代表作了主题演讲。现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坚持改革开放 探索社科协同创新模式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社科战线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牢牢把握机遇,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加快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着力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服务“国家急需”为目标,凝练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主攻方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深刻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立足社会实践,结合学科特点,凝练主攻方向。

  坚持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能力提升为核心,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质量。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建设,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汇聚到一起,相互取长补短,跨越学科间和学科内的知识鸿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领域的兴起,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封闭、分散的研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特别是组织多领域专家就某一问题开展综合研究,抓住问题的实质,提高综合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建立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协调推进高校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同时突出重点,着力推进人事制度、科研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资源配置和科研组织模式,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分工合作。着力深化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体制壁垒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创新组织从分散、封闭、低效的方式向集聚、开放、高效的方式转变,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建立面向未来的、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协作共赢的高校创新发展模式。

  二、转变观念,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

  转变观念,深化对协同创新的理解。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改革创新的核心是推动高校综合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服务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进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一个分资源、争项目的计划。综合考虑规模效益和组织成本,真正做到创新资源的优化组合,取得协同效应,关键是要有实质性的合作,协同单位不是越多越好,避免把协同中心搞成没有实质建设内容的大拼盘。注重与现有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的衔接和协调,充分整合好、利用好、发挥好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立足长远,精心做好组建培育。在深刻领会“2011计划”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照“2011计划”各版块的具体要求,深入调研分析自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不仅要清楚当前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和创新潜能,更要找出有可能阻碍下一步发展的问题难题,确保组建过程的有序开展。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进一步凝练方向,主动与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联结学科、机构和部门的桥梁,各类创新资源在这里得到优化配置。鼓励“被协同”,通过被协同发挥自身的互补优势,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建设创新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着人才资源的聚集,还会进一步影响知识创造和成果产出。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要有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气魄,着力克服追名逐利、门户主义、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倡导追求真理、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培育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各协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责编:吴思瑶(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