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泰国记者 王 慧
2012年12月24日08: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越南、菲律宾、印尼、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12月普遍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或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分析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正在进入一个转型的机遇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推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明年经济较快增长,但关键还要看这一政策能否推动从外贸拉动逐步转向消费拉动的结构调整。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在美欧日等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应注意资产泡沫以及信贷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以保持经济更平衡的发展。
通胀压力缓解给降息提供空间
今年以来,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2011年困扰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压力在2012年普遍缓解。菲律宾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按年升幅放缓至2.8%,创8个月新低。11月泰国通货膨胀也降至3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仅为2.74%。这为亚洲各国央行维持较低利率,推动经济增长创造了空间。
越南央行20日将再融资利率从10%降至9%,再贴现率由8%下降到7%。这是越南今年第六次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印尼央行11日将政策利率维持在5.75%不变,以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印尼央行表示,目前的利率水平符合2013和2014年3.5%—5.5%的通胀目标水平。印度央行18日也表示,维持8.0%的基准利率不变,同时还称,如果通货膨胀继续放缓,可能会在明年年初降息。
外需疲软可能成为转型机遇
美国经济分析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2013年全球经济前景仍然脆弱,预计欧盟和日本经济将继续温和衰退,美国经济复苏面临“财政悬崖”的风险。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出口市场仍将疲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明年的经济增长面临艰难前景。另一方面,预计明年多数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压力继续得到遏制。因此,外部需求疲软将成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主要考量,这些央行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分析认为,外需疲软可能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转型的机遇。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消费和投资信贷规模,有助于拉动国内消费、投资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减少对外需的依赖,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会逐步转向更加注重内需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这对亚洲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拉吉夫·比斯瓦斯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央行2012年已经实行货币宽松政策,2013年可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这将支持明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但他同时警告称,这对于欧盟和日本经济衰退导致亚洲国家外需疲软只能起到缓解作用。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