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洪超摄影报道
2012年12月20日08: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休息室出来,小马和记者又进行了一次酒精检测,然后到车务段电子登记处录入指纹和工号,从工作人员那里领取了“行车揭示单”。“这上面有这趟车在哪里需要减速,哪里施工及铁轨的坡度弯度等信息,可以提醒我控制车速……这些我都需要好好记住”。
说完,他拿着单子到桌旁坐下,认真地默记着。之后,他又拿到了“司机手账”,上面写着车次、车号以及雨雪恶劣天气,意外情况的紧急应急方案。
接着,他来到一个大屏幕前,上面播放着列车事故的案例分析,“每次开车前我都会到这里看一会儿,时刻提醒自己不让悲剧因我而发生。”
他开过内燃机车,驾驶过电力机车,操纵过动车组,现在又成为一名高铁司机。可以说小马不仅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一个见证者,更是中国铁路腾飞的一个实践者。
列车终于缓缓开动了,只见他熟练地向指挥台报告自己的状态,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时而低头看一下屏幕。为防止犯困,他还从口袋里拿出一小盒清凉油擦拭在太阳穴处。
记者跟着小马往返在沈阳至大连之间进行试运行,他不时将列车情况实时汇报给指挥中心。
凌晨3点40分左右,列车到达大连,趁着休息,记者有些饿了……这时,小马把之前的袋子打开,里面装的都是饼干、面包、牛奶之类的食物。“饿了吧,我的秘密武器有用武之地了吧,”他笑着说,“试运行的时候,我们一般要连续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没有周末。我们的原则就是少吃少喝,少上厕所。” “我在驾驶室一直盯着前方,虽然有减速玻璃,但是还是头晕,你是怎么克服的啊?”记者困惑道。“没啥诀窍,只能适应呗,刚开始时眼睛也是胀痛得要命,还流泪,时间长了慢慢就好了。”
早上6点10分,列车重新返回沈阳,记者结束了短暂的采访,而小马和他的同事们为了保障高铁的安全和畅通,仍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继续奋战在这条高速线上。统筹:郭舒然 版式设计:蔡华伟
链接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职业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包括:全新职业,即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劳动组织方式变革而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性工作;更新职业,即原有职业活动内容因技术更新和劳动组织方式变革而发生质的变化的社会群体性工作。
新职业具有如下特性:一是目的性,即有人专职从事此业赖以谋生;二是社会性,即为他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三是规范性,即合乎法律规范;四是群体性,一般要求有不少于5000人的从业人员;还有稳定性和技术独特性。
迄今为止,人社部已发布12个批次计122种新职业名单。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