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
2012年12月14日08: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美学创新,制作提升
视听奇观带动观影热潮
翻检中国大片这十年风景,可以感觉到,当中国电影人奋起选择中国大片去应对严峻的民族电影生存危机时,一种鲜明的中国式美学风格或特质渐露端倪。面对《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袒露出的美国式视听奇观,中国电影能奉献出自己的奇异风景吗?带着这种压力,依托中国水墨画、年画、书法、建筑、园林等视觉艺术传统,面向中国大陆丰厚的奇山异水资源,借鉴当代世界电影视听技术新成就,中国电影人拓展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形式美学。近期出现的《龙门飞甲》和《画皮Ⅱ》则强化了三维动画特技特效的运用,依靠它们去实现古典武侠精神的现代再造。人们尽可以对这种中式视听奇观持各种看法,但应当承认,它的出现及时地回答了中国观众的疑问和期盼,证明中国电影有能力在影像形式感领域实施独创,标志着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前沿在视听形式创造上的美学距离已然缩短。
侠义精神的影像阐发是中国大片的另一显著特征。《英雄》同样是一个样板,它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和平诉求提供了一种中式武侠精神维度(尽管引发争议),随后的《十面埋伏》、《十月围城》、《龙门飞甲》等以不同方式延续了这种侠义传统。在《集结号》的当代英雄谷子地身上,这种古典侠义精神演变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需要的社会正义与公平呼声,引发观众的高度共鸣。
值得关注的美学风格还有“虚拟情感”的打造,就是在故事编排上尽力按当代文化消费需要去调制带有虚拟或想象特点的影像。如果说,以往的中国电影致力于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与本质的故事,那么,部分大片则转而依据文化消费需要,生产被精心包装的虚拟情感故事。它并非简单地不要任何情感,而是指转而生产一种被虚拟和包装以便唤起日常愉悦的情感。与上世纪80年代的《芙蓉镇》、《人生》、《老井》等影片表达真实情感、强调动情与沉思、让影片成为实际生活的明镜等不同,很多大片引领的是新的“包装的”情感以及虚幻景象,并以此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和抚慰感。
此外,北南化合也是大片之路的又一鲜明美学风格,这也是好莱坞大片压力下促成的海峡两岸中国电影界走向团结和交融的结果。它告诉人们,在中国电影版图上,以北京为中心的北部电影模块已同港台等所代表的南部电影模块实现了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富于深度的相互交融,形成雅文化诉求与俗文化趣味、沉思之美与动作美感等之间的汇通,从而在中国大陆文化与台港澳等地文化的深度融合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上述中式美学风格的形成,为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美学基础:一是大片的超强美学效应不仅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水平上升到新高度,而且也给中小成本影片制作提供美学示范,带动中国电影制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把大量观众重新吸引回影院,表明中国电影开始具备与好莱坞大片争长较短的实力;三是大片在创造中式视听奇观、中式侠义风范及虚拟情感等方面的新建树,表明中国电影的文化品位及吸引力逐步提升。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