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祝大伟
2012年12月14日0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社区百姓怎么看?
“官方服务”让人放心
一个派出所,为什么想起要提供“免费中介服务”?
据介绍,在天桥社区,租房和招工的信息需求量很大,给黑中介提供了市场。以前,黑中介经常以50元左右的低价,提供找房子、找工作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但黑中介多了,矛盾纠纷也多。
今年初到四平打工的卢立新说,他在黑中介那儿交了50元后,被介绍到一家用工单位。两个月后,他被解雇,一分钱工资都没拿到。了解情况后,仁兴派出所民警不但为卢立新讨回了工资,还帮他另找了一份工作。第一个月他就拿到950元工资,最近还拿了2000多元奖金。
仁兴派出所的“免费中介服务”开展起来后,“挤掉”了黑中介的市场,社区里矛盾纠纷也少了。社区居民和前来务工的外乡人对此颇有好感。“以前出租房子没少被‘黑’,现在我们都主动到派出所登记。”天桥社区居民武军说。
要把这个“媒人”做好,社区民警花了不少心思,把双方需求了解透了,才能有效“配对”。面对来询问登记的外来务工人员,该所民警尽可能全面地询问租房或找工作的意向,以便提供有用有效的信息服务。
为让社区居民更充分地了解相关规定,派出所与部分居民签订了“房屋出租人治安责任保证书”,告知他们《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中的权利和义务。
这是派出所推出的“官方服务”,我们信得过,心里踏实。
——外来务工人员、辽宁台安人 王殿库
“自找麻烦”对不对?
争议没停止,服务在继续
派出所做“中介”,是不是不务正业?会不会耽误其他工作?
其实,对于房屋的出租和承租,国家有明确的政策。按照《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私有房屋出租人须持相关证件向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登记;租赁房屋住宿的外来暂住人员,必须在3日内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此外,按规定,公安机关负责对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和治安管理工作。
然而,现实情况如何呢?“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法律意识,能够及时到派出所登记信息的人少之又少,这就对我们的社会服务管理造成很多麻烦。”社区民警说。
所以,有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免费中介服务”既是应运而生,也是无奈之举。
有观点认为,派出所推出“免费中介服务”,形式上像网络上的中介平台,大家免费发布、获取信息,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不过,派出所能给服务对象以最大程度的安全保证,诚信度和人性化程度高,这是其他网络平台不具备的。
也有观点认为,派出所的服务是模糊了职能边界,增加了行政负担。
吉林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君博认为,“面对社会现实和公众需求,派出所依据职能,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提供这样的服务,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说,租赁服务应该由市场机制主导。承担起类似这样的服务,会给政府部门无限制地增加行政负担,不具有可持续性。”
于君博说,由于房屋出租关系到社区环境、气氛和公共治安等问题,可依靠社区自治力量如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或业主委员会等进行管理,规范信息公布渠道。这或许更具备推广价值和可持续性。
争议没有停止,警务室的服务也在继续。尽管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但张洪文认为,民警在服务中拉近了与辖区居民和流动人员的距离,掌握了更多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变动信息,社区的治安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档次,“治安转好了,这种‘自找麻烦’就是有意义的”。
如今,仁兴派出所已为13个用工单位推荐就业人员34人,登记出租房屋39间。天桥社区获得了“平安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出于社会管理的目的,相关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对中介资质进行审核,控制、监督和规范其市场行为,同时引导和发动社区自治力量协同管理。
——吉林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君博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