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权威论坛: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

2012年12月06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十国集团

经济治理新平台

苏晓晖

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主导权方面经历了由独享到分享的进程。以七国集团为核心的西方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决定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内部建立一个非正式对话机制,扩大重要国家之间就经济和金融政策议题进行的讨论。1999年,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由此诞生,但仅是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补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国家在应对危机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金砖国家等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而发达国家深受冲击,应对乏力。在此背景下,二十国集团走到全球经济治理的前台。2009年,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宣布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实现机制化。

七国集团演化为二十国集团的实质是,新兴市场国家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垄断地位,发言权大幅提升。当前,重大经济问题已成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主要讨论内容。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在二十国集团中作用的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步入新阶段。

尽管目前二十国集团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越来越多地获得认可,但人们普遍担心,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经济治理、试图将新兴市场国家纳入由其主导的规则和话语体系的目标并未改变。另外,西方经济体的不良行为也增加了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发挥作用的难度。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量化宽松政策,压新兴市场国家为西方经济治理缺陷买单,打“碳税”牌,以“绿色经济”为幌子增加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或援助门槛。二十国集团仍面临重重困难与考验。

随着实力提升和国际影响力扩大,作为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成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技术层面,中国通过二十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有效性。中国认为二十国集团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应发挥其在危机应对、政策协调、议程设置、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中国主张二十国集团需要在后危机时期延续和扩大其效应,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国际金融有效监管。在规制层面,中国力促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认为,二十国集团体现了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支持,希望二十国集团充分听取非成员的意见和关切,继续加强自身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代表性和平等性,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金融利益集团

西方危机制造者

李维维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曾经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西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制度性问题引发焦虑。

在美国,为应对危机,政府投放大笔财政支出,拯救“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在欧洲,不同利益集团的掣肘更甚。应对危机本需各国联手,然而欧洲各国始终无法团结一致。于是乎,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危机接踵而至。无论怎样辩论,在资本称王的西方,程序上的民主已难成为平衡各方的灵丹妙药。

金融至上体制带来的危机严重困扰西方,造成从政府到个人的过度借贷,虚拟经济泡沫急剧膨胀,进一步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危机,也深深拖累了经济发展。然而,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由于金融势力的强大,西方国家的政府不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倒向了危机的始作俑者——大的金融资本集团,金融至上体制下的金融利益集团绑架了国家的民主,由此引发的社会不满情绪和社会动荡此起彼伏。此外,西方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者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等旗号发动局部战争,增加了西方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了经济困境。

西方式的多党民主制虽然在数百年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制度的困境已然显现。民主被利益集团绑架,政府公共机构脱离了为多数民众服务的初衷。

西方发达国家的困境引发全球反思。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吸取西方的教训,扬长避短,利用后发优势,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构建能够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系统,避免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副主任)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