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当前,福建正处于在更高起点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既要加快速度又要加快转变的双重压力。要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就必须把握规律,科学发展。
一、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近年来,福建省确定了十大文化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但总体来看,福建文化产业核心层比重小,“散、小、弱”的问题比较突出,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潜力很大。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是突破发展瓶颈的现实选择。为此,我们实施了“310行动计划”,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导优势文化资源、产业、项目和企业集聚的有效途径。福建精心培育10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链条完整、集聚效应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注重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以“一县一品”创建活动为载体,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发展壮大工艺美术、茶文化、出版印刷、动漫游戏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城市、县区和村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规划实施一批具有先导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健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征选机制和储备库管理制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库。
文化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当前,福建把发展壮大国有文化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10强文化骨干企业,大力扶持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和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等省属骨干文化单位,鼓励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精心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构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力争到2016年全省文化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达到1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