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书博览>>《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成功的》图书连载

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路

2012年11月30日09: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以制度积累推动体制改革

尽管人的因素很重要,但是国家治理更应依靠制度。这是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获得的经验之一。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形成制度一般的“刚性”,要改变这种“刚性”,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问题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构想。这一构想被视为中国共产党自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轫。从那个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建立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大力提拔年轻干部、下放权力、扩大基层自主性等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8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出现急剧变化。一方面,苏联解体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让中国共产党对西方的政治鼓噪有了极大警惕;另一方面,在法律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马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不能稳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地位。

9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对政治体制改革采取一种慎重稳进的态度,即不追求立刻实施改革的整体性突破,而是采用渐进方式对现存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进行的是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与公开性。通过精简政府机构、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审查修改法律条文、制定新的法律法规等逐步增强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制度成分。后来有人以此来否定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意愿与力度,因为邓小平在1986年就曾经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事实上,这种指责并不恰当。中国改革的成功之道恰恰就在于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苏联那样采用“休克疗法”,转瞬间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垮塌让国民无所适从,也让经济一落千丈。

对于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的遭遇,中国共产党进行过深刻反思和教训总结。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样本。按照西方政治评论家的观点,似乎中国共产党应该推行建立类似欧美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模式,但这恰恰正是中国共产党高度警惕的。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冷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在政治观念与制度上和西方“求同存异”,主张发展模式多样化,并非敷衍,而是其一贯坚守的党性使然。因此,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国民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福祉,稳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通过制度建设的积累与政治制度内部的微调,以点带面,为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创造条件,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与执政能力,这一思路与做法既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观念,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原则尤其是量变积累最后质变的定律。

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努力培育制度环境,为将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整体突破创造契机。温家宝同志公开表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很显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高层的共识。“积极”是指中国共产党表露主动的姿态,而并非受外界的逼迫;“稳妥”则是指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而并非急剧的。

(责编:乔业琼、李放)


相关专题
· 群书博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