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政府想推动 运营商怕赔钱 用户盼免费

热点解读·调查:公共WiFi,“免费蛋糕”能长久吗?

记者  谢卫群  吕绍刚  贺林平  智春丽

2012年11月28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芳曼制图

核心提示  

在一些城市,公共WiFi信号不难找到,但是连得上却用不了或者网速太慢……本版11月20日推出报道《公共WiFi,好看还要好用》,反映了人们经常遇到的这一尴尬。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城市公共WiFi一旦收费,恐怕很难推广;而要使免费WiFi覆盖更广、信号更好、使用更流畅,关键要解决建设和维护成本“谁来埋单”的问题。

公共WiFi如何运营?目前国内有怎样的探索?专家眼中的理想模式又是怎样?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信号差,说到底还是投入不够。”通信专家项立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加紧建设公共WiFi,而用户更倾向于免费使用。在此情况下,考虑到投入的成本,我国多个城市都将目光放在了政府与运营商合作这一模式上。

记者了解到,运营商建设维护、政府向运营商购买服务,是国内一些城市公共WiFi建设的首选方向。而在用户使用方面,是全部免费还是有条件地免费,各地不尽相同。

每天累计免费2小时,i—Shanghai兼顾公益与商业效益

“i—Shanghai上网很方便,不过每天只有两小时的免费时长,得算着用。”在上海陆家嘴工作的王小玲告诉记者,她已经习惯了下班时用覆盖上海几乎所有商圈的无线网络i—Shanghai上网查询实时路况、车位等信息。

据了解,在上海,只要是在无线网络i—Shanghai覆盖的区域内,凭手机短信申请获取密码后,每个手机号码每天可累计免费上网2小时,视频、游戏等大流量应用和访问内容则会受到限制。

免费时间为何限定2小时?

“公共区域的免费无线网络,解决的是上网、收发邮件等基本需求。”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i—Shanghai无线网络方案的直接负责人刘健介绍,对大多数人来说,2小时的免费时长足以完成这一切,“如果有更多的需求,两小时后可以选择付费网络”。

刘健说,运营商负责建设、运营和维护网络,政府以市场价格的1/5购买服务,为公众提供两小时免费时长。运营商建设完成网络后,交由政府验收,上网质量、服务质量都达到要求,政府才会购买,并统一对外发布,供公众使用。

他说,该免费的免费,该收费的收费,兼顾公益与商业效益,利于这一模式长期持续。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