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决定由我来担任四川省委书记,这是中央对我的高度信任,我为有机会与在座的同志们一道为四川人民服务而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我也深知这副担子的份量,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有决心、有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省委集体领导和省级几大班子的团结合作,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各级干部包括老同志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竭尽全力为四川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努力把四川的工作做得更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以实际行动让党中央放心、让四川人民满意。
这是11月21日上午,四川省领导干部会议在成都召开,宣布中央关于省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新任省委书记王东明在讲话中说的一番话。
阅读来自《四川日报》22日的报道,最令人感慨的是,王东明书记说的“努力把四川的工作做得更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在笔者看来,这句话有三层解读。
其一,凸显强烈的“接力”意识。如果说把我们的事业乃至一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比作竞赛场上的“接力赛”的话,那么每一届领导干部都是其中的“一棒”,跑的是其中的“一段赛程”。只有“一棒”接“一棒”地跑下去,才能胜利达到终点。所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意味着将自己置身于整个事业发展的“链条”中,找准所处的时段,接好自己的一棒,在这个新起点又是连接点上,尽心尽力,推动整个事业的稳步持续发展。
其二,彰显“薪火相传”的理念。一个人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前人高;一届班子的力量再大,终究不如几届班子的合力。任何一个地方的工作都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都有其连续性。领导干部虽有前任、后任之分,但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能出现真空或断裂。每一任领导干部所做的工作,都是我们事业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前任要奋发有为,为后任打好基础;后任要搞好“接力”,努力把前任未竟的工作做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这样才符合客观规律,体现群众意愿,才能少走弯路,才能使一个地方的工作保持连续性,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其三,体现“不辱使命”的责任感。我们都知道,国有国情,省有省情,区有区情。如果人云亦云,照抄照搬,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只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不可能有大发展。只有立足实际,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有大作为。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就是要有更大的发展、更大的创新、更大的突破、更大的作为。
毫无疑问,党的领导干部有如此“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清醒头脑,有如此“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执政心态,有如此“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务实精神,有如此“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工作作风,有如此“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怎能不令人感到欣慰和自豪,又怎能不让人感到信服和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