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三者看似相互矛盾,其实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知足者常乐。人们常说:“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之说,的确有一定道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万事如意”怎么可能呢?若没有一点“知足”的修养,又怎会乐得起来呢?有些人欲壑难填,一种欲望满足了,又有一种欲望产生,一旦新的欲望实现不了,就感到痛苦甚至绝望,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知足心理。若心胸豁达一点,能够知足于生活和环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就会在“知足”中感到快乐和幸福。
知不足者自明。知不足,就是要学会并善于“吾日三省吾身”,常以人为镜,勤找差距,坚持自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要想不断进步,就必须学会正确评估自己,既知道自己的长处,又晓得自己的短处。知不足,这既是一种自省,又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自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而知不足最能使人自知自明。只有知不足,才能不断调整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不知足者奋进。世上没有绝对的知足与不知足,知足与不知足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生活名利上知足,能使人达观、宁静、洒脱、超然;在学习工作上不知足,能使人积极、向上、拼搏、奋进。人们不满足于现状的正当欲望,蕴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这正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同时,人们不安于现状,不甘于落后,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上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也是时代前进的呼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知足者,贵在知不可行而不行,知可行而必行。如果知可行而不行,势必坐失良机,贻误人生和事业。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能够知足地对待名利,知不足地常省自身,不知足地追求事业,人生就会更精彩、更美丽,事业就会更顺利、更辉煌。
(作者单位:辽宁省庄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