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周霁: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嘉宾访谈--人民网
人民网

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周霁: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2012年11月13日09: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夏彬彬 摄)

关停污染企业倒逼经济转型发展

主持人:十堰市和南水北调密切相连,网友提问说十堰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关系是怎样的?

周霁: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也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工程,它是在集约、节约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业。

十堰市与南水北调的关系非常紧密,丹江大坝主体工程就在十堰境内。核心的水源区也在十堰境内,十堰市的地域23600平方公里,其中20008平方公里都是水源区,汇入丹江口的12条河流10条在十堰境内或者流经十堰,所以流入水量最大。再就是库面,下一步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水域面积将由目前的450平方公里增至620平方公里,占丹江口水库水域总面积1070平方公里的60%,而且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库岸线长3524.8公里,占全库4610.6公里的76.4%,十堰和南水北调工程紧密相关,功能特别突出。

这些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是确保大坝工程顺利完工。二是确保18万移民顺利外迁和内安。三是确保了丹江口库区水质长期稳定在II类以上。可以说,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与南水北调工程紧密相关。

主持人:有水利专家分析说十堰市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网友想问,这个贡献和牺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霁:我借这个平台给网友们做一个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十堰库区的确作出了巨大牺牲。一是移民量大面广,初期工程移民搬迁28.7万人,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再次动迁移民18.2万人(其中10万移民是就近后靠,重新改变生活地域和方式),他们背井离乡,十分不容易,作出了突出贡献。二是淹掉的基础设施和土地比较多,因为库岸面比较大,库岸线比较长,自然库岸边的基础设施随着水位的抬高都将淹没到水下去了。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将近有公路826公里、桥梁25座、码头72座,包括老百姓生活的码头,还有其他一些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都淹到水下。再就是老百姓耕作的土地,有23.8万亩的土地淹没到水下,老百姓耕作环境随之发生变化。

另外在南水北调过程中因为要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关停企业比较多,这些年我们累计关停了265家污染企业,关掉这些企业之后,结构的调整,对农民的增收是有一定压力的,有近2万人又重新择业和安置就业,地方党委、政府和老百姓都很不容易。推行“环境保库一票否决”后,我们又自觉否决了50多个项目的落地,这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也较大,倒逼我们转型发展,大家共同努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部委的帮扶下,省委省政府积极地支持,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

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在倒逼机制上尽快地调整结构,率先把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好,在保持“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同时,实现老百姓的致富和发展。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方蕊娟、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