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科农技带到田间地头
2014年04月04日15:11 来源:农民日报
![]()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 ![]() |
新疆伊宁县萨地克于孜乡上萨地克于孜村大学生村官李德品在茄子温室大棚里劳动。入冬前,李德品从伊犁万兆丰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学会了在野茄子上嫁接家茄子的种植技术,并采用基质槽栽培技术在村里试种了6个温室大棚,棚均产量达到5吨,产量比普通茄子增加了4倍。这种嫁接茄子抗病性强,一年四季都能产茄子。钟改清摄
编者按:目前,全国大学生村官人数已逾30万人,他们有知识、懂技术、有活力,有力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本版选择几篇典型事例,供全国大学生村官借鉴。
大学生村官办起“科技宅急送”
“喂,是巩大学生吧?21站的水稻育秧大棚覆土机器人坏了,快给看看吧!”3月31日上午,接到求助电话,黑龙江垦区江川农场第二管理区大学生村官巩明矾带上工具箱径直赶往农户水稻育秧大棚内,看说明书、拆机、修理,农机专业的他不到半个小时就让智能覆土器恢复工作。像巩明矾一样,在这个农场每天都有大学生村官骑着摩托车奔波在田间地头,及时为农户送去急需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这种进站入户的科技服务被农户贴切地称之为“科技宅急送”。
江川农场是黑龙江农垦拥有的28.4万亩水稻种植专业场。近几年,农场为了解决职工反映的基层科技服务水平提升慢、服务不对称等问题,通过积极引进人才、普及先进农技、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等工作提高科技服务效率。先后在天津农大、东北农大、八一农大等高等学府引进农业专业大学生村官23人。该农场将招聘的大学生全部派到基层担任管理区主任助理、作业站代站长等职务,通过一线实践让大学生村官们“接地气”,加快科技转化和成果普及。大学生村官们成立了“科技宅急送”、“科技110”等服务组织,下设种子、农业药剂、农技、农机、畜牧、农资、园艺等7个服务队。在5个管理区、18个作业站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农技服务站,公布“科技宅急送”各个服务站的工作电话号码,发放印有每个大学生村官特长、学科专业的服务卡,做到小问题不出站、大问题不过夜,让职工关键时刻找得到、用得上、信得着。
“科技宅急送”服务开展以来,大学生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通过一对一帮扶、科技培训、模拟实验、现场服务、QQ解答、微博咨询、远程教学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反馈农业科技诉求,解决群众在农业科技方面的疑难问题。现已开展现场点对点的专属科技咨询服务活动220多次,为职工群众解决备春耕难题463个,联系科技参观3次,印发资料6大类7300多份,开展种养项目培训8期,受益农户3000多户,为农户节约各类学习、服务成本3万多元。(张雷 方东)
![]() |
相关专题 |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