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帮扶 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
2013年07月03日08:34 来源:四川日报
![]()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 ![]() |
创业园区
“借船出海”与业主共赢
紫红的布朗李挂在枝头、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土鸡树下悠闲觅食、池塘里荷花开得正艳……这是位于威远县高石镇的云峰农业科技园,是董建宏和崔仕超等10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的产业生态园。
2002年,从汽车公司下岗的董建宏承包了100余亩土地种植李子和枇杷,并开起一家农家乐。“最初想搞观光农业,但由于李子和枇杷有季节性,果品太单一了,果园和农家乐的生意并不好。”董建宏说。
2008年,高石镇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引导支持大学生村官单建或共建休闲农业、种养业等农业示范性创业园,于是,就有了董建宏与大学生村官的“牵手”:董建宏为大学生村官们提供土地,政府解决部分创业启动资金,10名大学生村官打捆了5个项目,将农业科技园打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实践园和孵化园。
大学生村官的入园,为董建宏带来了新的思路:崔仕超在园区里获得了一亩地种植芳香草莓;在葡萄架下面的深沟里,陈琦买了70对种蛙放养,青蛙帮忙除虫;而在李子树下,江涛、陈小川、陈栩帆三名大学生村官圈了10亩地,共同养殖土鸡。“他们入园使得园区品种多样化、立体化,形成了一条生态链。”董建宏说。同样,大学生村官们也获得了丰收:去年冬天,崔仕超的草莓卖到了30元钱1公斤,在园区内就实现了自产自销;陈小川的土鸡卖到了50元1公斤,鸡喜欢吃虫和草,不仅节省一半的粮食,还实现了真正原生态。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内江已规划布局一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区(基地),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目前,全市已建立创业园区(基地)15个,先后组织6批共500余名大学生村干部到基地体验创业经历。(田映丽 记者 张明海)
![]() |
相关专题 |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