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高学府到雪域高原
2013年03月01日16:4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 ![]() |
行胜于言
“来的时候肯定是有激情的,但绝不是冲动。”现任拉萨市城关区副区长、蔡公堂乡党委书记的龚一枫,走上村官岗位之初就把重心放在了干实事上:“每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倾注热情和心血,把应该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有限范围内实施好,就是干实事!”
行胜于言。分布在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林芝地区等4个地市的16位“清华村官”,没有被缺氧击垮,没有被艰苦的生活条件吓跑,没有在巨大文化差异下茫然失措,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用实绩让理想一步一步照进了现实。
石岩在担任拉萨市城关区嘎玛贡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期间,与街道、社区干部职工们一起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路子,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办法实、管得住、服务好”的工作目标,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局势稳定。
在林芝县工作的陈中祥、邱志勇、秦愿三个“清华村官”对林芝县四镇三乡农牧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研,提出了“315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其中,“3”是指三个主体:村民、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成员;“1”是指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5”是指维护社会稳定所采取的“树理念、配干部、定制度、抓项目、惠民生”的五种做法。
在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任副乡长期间,李青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制定《纳金乡党员积分卡》,实现了党员积分制管理,促进了全乡党建工作。
解文光注重藏语学习,在日喀则地委党校基层干部藏族会话班中拿到了为数不多的“优秀”等级结业证。在领导没有安排的情况下,胡建平、邹圣兰主动要求参与青藏铁路沿线的夜班执勤、巡线。
实实在在的成绩让“清华村官”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辖区内有7名“清华村官”的拉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袁国军,对他们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进入角色很快、工作上一点就通。像这样的人才,来多少个我们都要!”林芝县八一镇巴吉村村委会主任米玛总是很担心大学生村官陈中祥工作太出色被调走:“小陈如果调到更远的地方,我会落泪的。”
面对成绩,回想经历的心酸与艰辛,“清华村官”们信念依然如初来时一样坚定:“我不后悔,没来错,还会继续干下去!”(刘云)
![]() |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