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把他当成村里人

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麻地梁村大学生村官李振华

2013年02月28日16:40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办油厂开豆腐坊

麻地梁村传统种植主要是杂粮杂豆,特别这里生产的胡麻在当地很有名,这里人普遍爱吃胡麻油。以前村里榨油虽然有销路,但一直是小作坊加工,消化有限,大量胡麻都以很低的价格卖了原料。李振华琢磨,村里为什么不能办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油料加工厂呢?说干就干,他下县上市,多方奔走,找有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找专家学者问技术。在他的努力下,2009年4月,由旗一家企业和村委会共同投资,引进北京一家机械技术研究所的先进设备,油料加工厂正式开始了有“规模”的生产。村里还决定,加工厂除了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胡麻外,村民还可以自己来加工,只交一部分当班操作工的工资。这样算下来,加工厂除去收购的成本,每年能为村里创收3到5万元。

因为地处大山里,多少年来,麻地梁村的村民吃蔬菜很难,即使想吃一块豆腐都要走上十几里地去龙口镇买。为此,小李又在村里开办了豆腐坊。虽然叫坊,这可是安装了先进的浆渣分离式豆腐机的加工坊,村民们吃上了豆腐,又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问村民,买豆腐要多少钱1斤?原来到镇上是2块5毛,现在在村里是两块钱,周边村的村民也是这个价。而且村民不想用钱买,还可以用自家产的豆子来换豆腐。小李说,豆腐坊效益很好,每天能卖近100斤豆腐,早8点做出来,10点左右就卖完了。

要做打井人

过去的麻地梁村,每家每户吃水靠水窖。所谓水窖,就是把夏天的雨水,甚至冬天的雪水集中起来,再经过天然过滤来饮用。但遇上干旱年,往往还是会没有水吃。

近几年,周边地处低洼的村子陆续打出了几眼深水井,麻地梁村高,打水井有困难,遇旱年缺水时,村民有时会花钱到那些村里拉水吃。雇一辆三轮车,再加上买水钱,一次需100元;如果不喂牲畜,一车水仅能用一个月,一年就是1200元。李振华有办法,他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专门负责给村民们拉水。经过测算,拉一车水的成本是六七十元,村委会仅收45元,剩余的由村委会想办法补贴。

可总拉水吃也不是办法。去年,李振华与村“两委”班子琢磨后决定,麻地梁村也打井。目前,打井项目正在实施中,已投入120万元,还有一些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经过勘测和设计,井需要打600多米深,计划还需要200万元。记者挺为他发愁,可小李却信心很足。

村支书李在林介绍,李振华来到村里后,就跟村干部商量着加快修路步伐。现在村里一共修了10.5公里沙石路、8公里到户路和3860米排水渠。今年开春,麻地梁村还要重建高压线等,以保障村民用电。“小李的努力和他干出的成绩,我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李在林说。(张五四)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