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定福:带着父母当村官
2013年01月25日18:0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 ![]() |
蒙定福在和村民交流大棚种植技术。
一个听不懂当地方言的大学生,一门心思投入黄竹村的发展;一个自掏腰包为村民办事的大学生村官,带着父母一起为任职村创业带富……他就是广西东兴市江平镇黄竹村党总支委员、书记助理蒙定福。
四年多前,他还是一脸稚气的外来大学生村官;如今,已被村民当成最信赖的“蒙仔”、“蒙亲戚”。这期间,他还先后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大学生村官”。
工作从学当地方言开始
2008年9月18日,蒙定福从老家来宾市来到位于北部湾畔的“边陲明珠”防城港,成为广西首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可是,他任职的黄竹村却是防城港为数不多的自治区级贫困村之一。当时,黄竹村还没有铺水泥路,大雨过后的道路泥泞不堪,随处可见陈旧、低矮的泥砖瓦房,完全感受不到新农村的气象。
“让你这个大学生到我们这个穷村来当村官,真是委屈你了……”第一次见面,村支书吴就的实在让蒙定福心生安定。同样在农村长大的他当然不会被农村的艰苦“吓到”,反而是村民的一连串“为什么”,让初入工作岗位的他有点儿招架不住。
“一个外来大学生为什么要到黄竹村来?来村里干什么?是不是来镀镀金,过一阵就走?”“连我们说的话都听不懂,还能帮我们做什么?”“听支书说你是来帮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口气那么大,你有本事把我这破房子搞好,我就服你!”走村串户第一天,蒙定福跟着吴就来到村民何大叔家,就碰上了难题。
村民的态度把蒙定福下村前的激情一下子冲淡了。“我的大学生村官之路能走多远?”那一天,他的情绪有些低落而迷茫,是话不多的父亲给了他动力。“儿子,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出样子来!”挂上电话,蒙定福拿过一张硬纸片,写了半包烟盒大小的“加油”两个字。他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思考,我到底能为村民做些什么呢?明天的工作从哪里开始?
为尽快融入当地村民,也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蒙定福决定从学当地方言入手。白天,他带着笔记本、录音笔,跟村支书或村主任一起走村串户,边工作边和村民学“白话”;晚上,再通过听录音加班“恶补”。
![]() |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