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从来就是扎根生活表现生活
沪剧,发源于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是上海本土特有的地方戏剧种。从早期的花鼓戏、本滩、申曲,到1941年定名的当代沪剧,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
“沪剧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程式,没有水袖之类的束缚,只要编剧能写出来,演员就能唱出来。”茅善玉说,这个剧种从来就是特别善于表现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口语、乡间俚语在其中随处可见。因为百无禁忌,什么题材都能表现,成就了沪剧的独特风味。
茅善玉说,沪剧的表演特点就是一个字:真。不同于京昆讲究程式,沪剧重在凸显人物个性,新中国成立后,沪剧更确立了现实主义题材的道路。
真,源于扎根生活,而生活不是只有“小儿小女小情调”。茅善玉说,沪剧源于民间,与生俱来的是一种民间情怀。关注民生、关注百姓,讲的是老百姓的故事,说的是老百姓的情感。
在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沪剧总会发出独特的声音: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纺织工人下岗,上海沪剧院马上排了下岗女工的戏,讲下岗女工如何不下岗;外国专家说上海不适合造地铁,多年努力上海地铁终于建成,通车当晚,主创团队一次次下盾构采风完成的沪剧《今日梦圆》同时上演……
“一个剧种可以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凝聚一个时代的风云。沪剧之于上海,就是如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
在茅善玉看来,沪剧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在都市化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瞄准现实,表现现实,这是沪剧的使命,也是它强大的内在力量所在。
沪剧给予我们创作的无限自由
“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同步,沪剧的可贵在于,她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胸襟与追求。”上海沪剧院副院长、编剧龚孝雄说。
沪剧《芦荡火种》原创在先,才有了脍炙人口的京剧《沙家浜》。《红灯记》,也是先有沪剧,再有京剧。沪剧以戏曲的形式保存着上海城市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和世俗风情,也影响了包括京剧在内的许多兄弟剧种。
“沪剧的触角始终是伸向生活的,对社会热点往往第一时间就能有所反应。”上海沪剧院编剧李颖说。李颖在沪剧院当了20年编剧,在她看来,沪剧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留下了一批经典剧目和老艺术家创立的流派风格。这些对于后继者都是宝贵财富。而最好的继承,还是创新。
“沪剧给予了我们创作的无限自由。”茅善玉说。海纳百川,为我所用。沪剧的题材早已超出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表演风格也在不断拓展。
大西北的背景,沪剧能不能演?李颖被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故事吸引,跑去敦煌采风,一待就是20多天。“一个人,夜里只听到旷野里响着风声,没有人可以说话。”李颖说,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她写下了《敦煌女儿》的剧本。演出之后,观众反响出乎意料的好。“大西北的旷野和孤独,我们也能演。”李颖振奋了。如今,《敦煌女儿》演了三十多场还在一遍遍打磨。
蒋东敏,沪剧《邓世昌》的编剧。“我想写一个和电影里的甲午海战不一样的戏,邓世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处在一个时代中的人。”蒋东敏说,从这个角度出发,她开始构思剧本。剧中演员的表演也令观众耳目一新。表现邓世昌在路上那段,手里握着鞭子,心中忧急万分,京剧的程式运用到沪剧,同样自然贴切。
“不要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艺术本来就是给你探索的。不探索,艺术的生命就结束了。”茅善玉说,什么都敢碰,什么都敢来,兼容并包,这是上海沪剧院的传统。沪剧从来不落后于人,我们要坚守,也要开拓。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