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期刊选粹
>>
党史纵览
项南:福建改革开放的先锋 (5)
何立波
2007年03月16日08:07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987年,项南退居二线以后,仍积极投身于扶贫济困、职业教育和老区建设事业。1989年后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扶贫基金会首席顾问等职。他矢志于中国的扶贫事业,经常深入冀、鲁、闽、皖、苏、赣、陕、甘、宁等老、少、边、穷地区调查研究,同当地干部群众商量脱贫致富方案,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贡献;由他参与发起的《发达地区干部支援贫困地区》的倡议,为扶贫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他为贫困地区引进开发项目、开办扶贫开发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及培养技术骨干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争取港澳台友好人士的资金和物资扶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受到中央的表扬和各省的欢迎。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项南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被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1997年列席党的十五大。尽管历尽磨难,但他从不改赤子之心,爱国之心。
在列席党的十五大时,项南草拟了一个发言提纲,就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反腐败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第二条说:“我党全部历史,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历史,但也犯过极其严重的‘左’和右的错误。为害最烈的是‘左’,而不是右。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好的,都有为人民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我们党应当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宽容、宽厚的氛围。给提不同意见的人,随便冠以右倾、右派、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其后果,是永远落后,葬送现代化。”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跃然纸上。
项南对福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闽之水何泱泱,闽之山何苍苍,若要福建起飞快,就看思想解放不解放。”1991年10月,项南离开福建5年后回到福建。路过晋江时,他被人认出,许多闻讯而来的群众围了上来,鼓掌欢呼:“项书记,您好!”“项书记,我们忘不了你!”“项书记,我们想念你!”许多人还燃放起鞭炮,当时的情景十分感人。项南的眼眶湿润了,想对群众说些什么话,但是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含泪挥手告别晋江群众。
1997年11月10日,项南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项南的病逝,引发了社会各界以及海外无数哀悼者的深情怀念。追悼会召开的当天,福建天降大雨,福建几千民众把厦门、漳州的飞机全包了,要赶到北京吊唁。北京的几百辆出租车也将被福建人包下,一路要开过长安街,向万寿路项南住所驶去。后在福建省委有关人员的劝说下,那些准备赴京的民众放弃了赴京吊唁的计划。他们把对项南的热爱,全投到了项南的老家——连城。这个穷得只产地瓜干的连城,先后得到了成百上千万的投资。在连城县的一个交叉路口,至今还张贴着一个大标语——“项南,闽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党史纵览》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
【2】
【3】
【4】
【5】
来源:
zzzzzz
(责编:武立伟)
[
打印正文
] [
给编辑写信
] [
E-mail推荐
]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