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期刊选粹
>>
党史纵览
项南:福建改革开放的先锋 (4)
何立波
2007年03月16日08:07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项南体察民情,总想有机会直接倾听平民百姓的呼声。有一次他从厦门回福州,以普通乘客的身份独自坐了一趟长途汽车,客车司机根本没想到省委书记竟然坐在拥挤的车厢里。项南那天从厦门回福州,几乎折腾了一整天。项南坐这趟车回到福州后,当晚便约请了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有关领导,认真研究了加强交通管理、确保行车安全及改进服务工作等问题。不久,改善福厦线的议题又提到高层工作会议,长期以来福建行路难的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项南在工作中善于谋全局、抓大事,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又事必躬亲,细致入微。省里要在革命老区永定县建一座水电站,但坝址始终难以确定。为使这个工程早日上马,造福老区人民,项南邀约水电专家一道,到坝址实地考察。由于交通不便,道路不通,有8公里路只能坐手扶拖拉机。项南毫不犹豫,头顶烈日,和大家一道乘手扶拖拉机前往,当场拍板选定了坝址。“省委书记坐手拖”,在当地百姓中一时传为佳话。
闽西长汀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许多乡村因此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项南亲眼目睹了这一带已存在多年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强烈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紧迫性。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他亲自负责这项工作并亲笔创作了当时广为流传的《水土保持三字经》:“责任制,最重要;严封山,要做到。多种树,密植好;薪炭林,乔灌草。防为主,治抓早;讲法制,不可少。搞工程,讲实效;小水电,建设好。办沼气,电饭煲;省柴灶,推广好。穷变富,水土保;三字经,永记牢。”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项南倾注了对环保事业的关心支持,多次批示和亲自处理了诸如拆船污染、小纸厂污染等环保问题,曾提出“拆船服从环保”的观点。在项南的大力倡导和指挥下,福建省的水土保持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经过几任班子的努力,如今福建省已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成为全国最绿的省区之一。
对自己的出生地连城县朋口镇,项南也是采取智力扶贫的办法,没有拨给过一分钱。1986年6月,项南奉令调回北京前,曾回到连城告别乡亲。他鼓励干部要眼光看得远,走出去看新事物。项南语重心长地说:“我回闽工作以来没有为连城和朋友批过一分钱,我认为这是对的。我现在离开了,一点也不后悔。今后你们如果有什么困难问题,一定要按正常渠道逐级向上报告。”1993年,连城县朋口镇成为全国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示范点,项南在北京知道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欣然为“朋口环保农民城”题名,并对环保农民城的建设提出四条建议。
1986年2月,中央决定对福建省委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由陈光毅接替项南担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主持的最后一次省委常委会上,与陈光毅进行了工作交接。会议结束时,项南说:“今天的会议结束之后,我就与福建一刀两断!”
项南这句话使与会者大惑不解:项南同志怎么说出如此绝情的话?项南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不是绝情,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我说的‘一刀两断’,不是说从此就不与福建的同志来往了,更不是不关心福建了,而是要坚决、彻底地做到不再过问福建省委的工作。”
项南列举了这么几条理由:其一,这是党的纪律所要求的;其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前任领导随意干预后一任领导的工作,历来没有什么好结果;其三,我退下来之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了解不到太多的情况,没有资格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因此,请新一届省委领导大胆工作,我决不干预,保证说到做到。为了让新的省委领导大胆开展工作,项南还郑重表示,5年内不会回福建。
正如纪念项南的电视专题片《山和海的怀念》中所说:“项南,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他在福建还作了许多在全国都属于第一的决策:第一个引进国外银行资金在福建进行投资。第一个在国外发行债券。第一套万门程控电话设备,第一个中外合资的电视机厂……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兴建高速公路的设想。”
“两袖清风,清风两袖”
项南的廉政是有口皆碑的。下乡深入基层考察,他首先“约法三章”:一、不允许当地领导到边界迎接;二、不允许摆设宴席;三、不允许接受当地送的土特产和礼品。这个规定到他离开福建时也没有打破过。有报道说,项南到长乐县考察果园承包后的生产情况,因工作人员为了尝鲜,吃了群众采来的新鲜枇杷,项南要他们每人交了2元钱,算是给农户的补偿。
福建省委在上世纪70年代已购买了几辆奔驰牌高级轿车,但项南坚持乘坐一辆丰田牌普通型轿车。这辆旧车一直用到他离开福建。在参加党的十二大时,即便是住房安排这等小事上,他也是坚持把最宽敞和进出最方便的房间,让给省里几位老干部住。他搬家回北京的时候,有人清楚地记得他的行装与他搬来福建时的行李没有多大的变化,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只是多了几箱书籍和几盆情系故土的绿叶小盆栽。项南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典范。他接待客人不设宴,也不随便赴宴。东南亚有位老友送给项南一支钢笔,项南婉言谢绝,说:“我收你一支笔本来不算什么,可是有两千多万人看着我呀!”项南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从不搞特殊化。他经常穿一身布衣、一双布鞋,给人以清新亲切、平易近人之感。他下乡不跟当地打招呼,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吃饭,并且如数交伙食费,多加一个菜也要叫人退回去。有些海外华侨看到他生活清苦,出于敬意,总想送点东西给他,但总是被他婉言拒绝。有时家乡人带给他一些土特产品,他就将物品退回或折成钱汇回去。
项南的生活十分简朴,办公室、家中的桌椅,许多都已十分陈旧,有的还是坏了以后修修补补,将就使用。有一次,一位中央领导到项南家中做客,看到家具那么陈旧,建议办公厅为项南换一换,但他坚持不让换。后来,原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来福建时,到项南家做客。不巧,童小鹏坐到一张坏了的沙发,险些受伤。童老严厉批评工作人员不对项南的安全负责。工作人员有苦难言,不是他们工作粗心大意,而是项书记一直都不允许更换。
项南对子女更是要求严格,不允许任何人假公济私。有一次,他的女儿项小米来福州休产假,项南因工作忙,委托秘书去火车站接,却坚决不让办公厅派车。后来,项小米的大堆行李是秘书用自行车驮回的,项小米自己则带着刚满月的孩子去挤公共汽车。项南有4个儿子和2个女儿,分别在北京及其他地方工作。有记者问他有没有子女在外国留学的,项南说:“一个也没有,老大因他所学专业为单位看中而选上出国,他回家和我商量去不去,我说不要去了,他问什么道理,我说因为我是你的爸爸,这一条就是道理。”难怪有人说项南是“两袖清风,清风两袖。”
(《党史纵览》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
【2】
【3】
【4】
【5】
来源:
zzzzzz
(责编:武立伟)
[
打印正文
] [
给编辑写信
] [
E-mail推荐
]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