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
领导活动
|
干部论坛
|
时代先锋
|
各项工作
|
党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综合
|
讣告
理论
|
评论
|
社区
|
论坛
|
访谈
|
视听
|
党史
|
资料
|
文献
|
纪念馆
|
党史今天
|
专题
|
周刊
|
图书
|
杂志
中国共产党新闻
>>
专题报道
>>
北大荒辉煌六十年
>>
开荒历程
托起农业“半壁江山”——黑龙江垦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纪实
侯昭纯 徐国春 谢振华
2007年08月06日18:00 来源:
zzzzzz
托起农业“半壁江山”——黑龙江垦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纪实--专题报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从1947年11月1日黑龙江垦区第一个畜牧场——“萨尔图种畜场” 诞生,垦区畜牧业整整走过了60载风雨历程。从最原始的简单养殖到标准化饲养,从畜产品的粗加工到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再到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了“中国驰名商标”,农垦人用勤劳和智慧在共和国畜牧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十五”以来,垦区上下认真落实省委“主辅换位”战略思想,大力发展“两牛一猪”为主的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5.9%提高到2006年的26.1%;畜牧业增加值由10.3亿元提高到36.6亿元,翻了近两番,六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3.5%。2006年垦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8.7万吨、5.3万吨和93.6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28.6万吨、2.7万吨和65.6万吨,六年平均分别增长了25.3%、11.2%和22.3%。畜牧业已经成为垦区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主要标志不仅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还体现在发展模式上的定位,即:形成了龙头企业强力拉动的产业化经营优势;形成了以科技为支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势;形成了全方位覆盖的动物防检疫体系优势;形成了持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畜牧发展模式。
多措并举 努力建设畜牧业支柱产业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省农垦总局党委高瞻远瞩,提出了“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全省率先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没有现代畜牧业作支撑的农业是不完善的现代化农业”。全局上下统一认识,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垦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导产业,当作实现富民强场的重要举措,确立以发展“两牛一猪”为主线,以龙头带基地,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全力推进畜牧专业场、家庭牧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快规模化生产步伐;实行政策扶持、科技支持、资金投入、龙头带动、强力推进等措施,近年来垦区每年投入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资金4亿元左右,畜牧业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以完达山乳业、北大荒肉业、北大荒牛业等为标志的垦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形成强劲的产业拉动力量。目前垦区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400万吨,年处理鲜奶能力77万吨,生猪屠宰能力500万头,不仅具备了加工转化垦区全部农畜产品的水平,同时牵动和辐射了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
——“两牛一猪”发展主线突出。在奶牛生产上,依托完达山乳业龙头,突出建设哈尔滨、牡丹江、宝泉岭和西部分局等四大奶区基地,垦区龙头带基地的区域性产业重点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四大奶区”奶牛数量占垦区总数的88.9%,牛奶产量占垦区总产量的88%;在肉牛生产上,依托红兴隆分局北大荒牛业和九三分局肉牛屠宰加工厂两大龙头,重点建设红兴隆、九三分局两大基地,两个分局年肉牛存栏达24.27万头,出栏14.4万头。北大荒牛业年屠宰肉牛5万多头,成为全省肉牛屠宰量最大的企业;在生猪生产上,依托宝泉岭分局北大荒肉业,全力推进基地建设,生猪三级繁育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垦区有原种猪场41,繁殖母猪存栏17.8万头,年出栏生猪320万头,是发展产业化前的4.8倍。
同时,绥化、哈尔滨等分局因地制宜实行一场一策、一队一品养殖,推动了肉鸡、珍禽、狐貉、鹿、野猪等特色养殖业快速发展。
——养殖小区建设成效显著。以养殖小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推广规范化饲养技术。截止2006年末,垦区共建各类养殖小区1284个,其中奶牛小区455个、肉牛小区398个、养猪小区225个、养羊小区164个、养禽小区42个。奶牛、肉牛和生猪小区饲养比重分别达到39.85%、28.09%和33.46%;2007年垦区将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0个。
——新技术推广水平提高。推广的奶牛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冻精配种等科技,使奶牛平均单产达5.3吨,比全国高出40%;推广的肉牛品种改良和快速育肥技术,使肉牛24月龄出栏体重达到500公斤,胴体率达到53.5%以上;推广的生猪三元杂交、全价配合料、直线育肥等技术,使生猪瘦肉率达65%-67%,180天体重达100公斤,出栏率140%。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建立了垦区畜牧业发展基金和饲料地优惠等政策。加大对畜牧机械化投资,全局养殖户实现了100%机械榨奶;拥有各类青贮机械508台,青贮实现100%机械收割;拥有永久性青贮窑5320个,总容量102万立方米;畜舍总面积达814.3万平方米,其中奶牛舍面积为192.9万平方米,每头牛平均6.3平方米;肉牛舍面积188.9万平方米,每头牛平均3.8平方米。
——防检疫体系网络化健全。三年来垦区投资逾亿元装备各级防检疫化验室,增加技术设备5100多台(套),建成重点实验室115个、管理区防疫所740个。建立了宝泉岭、红兴隆无规定疫病区,涉及22个农场及11个县(市),为垦区和全省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北大荒人在创造了现代畜牧业发展高速度的同时,也向世人奉献出一份份真情。在“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一杯奶强盛一个世纪”、“道德产业,良心工程”的旗帜下,为广大消费者奉献出绿色、安全的放心食品!在奶业生产上,严格执行《绿色食品 奶牛饲养技术规程》,实施“放心奶”工程,即饲料生产科学化、奶牛饲养标准化、挤奶生产集中化、防疫灭病规范化、鲜奶加工现代化。按照产业化生产要求,以生产绿色生鲜原料奶为保障,实行全程控制和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乳制品;在肉业生产上,重点抓好《绿色食品 生猪饲养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肉牛饲养技术规程》的实施,严格控制出栏肉牛和生猪的品质;严格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监控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病测报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在畜牧基地建设上,严格执行畜禽饲养管理标准化制度,确保畜产品的绿色特色优势。
完达山乳业投资1.2亿元,引进英国APV组合的UHT杀菌系统、APV配料、计量标准化系统、CTP中央清洗系统等国际一流的专业液态奶生产线,在生产设备上导入国际领先的标准化和超高温灭菌技术。在产品品控上实行HACCP封闭质量管理系统,全方位监控鲜奶品质。投资1000万元装备的监控装置,被誉为流水线上的电子眼。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每道工序都装备了精密的质量检测设备,组成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五级检验网络,实现了对乳液及乳制品成份含量、微量元素、重金属、维生素、氨基酸等技术指标进行的全项检测。完达山乳业根据新生婴儿特点,模拟母乳营养结构,相继研制开发出一段、二段配方奶粉,产品参照国际标准配方,添加了来自牛初乳中提取的天然免疫活性物质、牛磺酸、促生长因子等,使之更加适合婴幼儿生长需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独特配方的绿色食品群体生产厂家。到目前已有23种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绿色食品品种多、质量上乘的上榜企业。
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的北大荒肉业集团公司,全套引进德国伴斯公司、荷兰斯托克公司等世界领先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生猪屠宰分割生产线采取三点式低压电麻、真空刀采血、蒸汽脱毛、火焰燎毛、同步检验、冷却排酸、真空包装等欧美先进工艺,实现了全程预冷、精细分割、规模化冷链生产。北大荒肉业“冷鲜肉”等系列产品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05年北大荒牛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生产线,完全按照欧盟和美国农业部确定的标准设计,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屠宰加工设备,严格按照欧盟标准(EU)和美国农业部(USDA)标准以及当今食品行业的HACCP标准,生产的“绿色肉”、“安全肉”、“放心肉”远销全国各地,出口到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
【1】
【2】
(责编:杨媚)
更多关于
北大荒
的新闻
·
各时代青年英模聚会 象征共和国不灭的青春记忆
·
评谈:欲望城市男性看
·
构建北大荒和谐家园--黑龙江垦区社会事业发展纪实
·
杨华:一生只做两件事
·
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半个世纪的青春记忆
·
我们一同走过——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英模纪事
·
黑龙江垦区去年种芸豆137万亩 出口量占全国30%
·
50--80年代青年典型代表
·
隋凤富:树立“六民”理念 构建和谐垦区
·
北大荒出产了哪“三宝”?
相关专题
·
北大荒辉煌六十年
最新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