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

中国像是一个飞速转动的发动机,带动所有的零件都活跃起来。贫穷与艰难似乎都已成为历史,然而无私地回报社会成为这一代人新的标志。
典型代表:
张 锦
女,汉族,1980年生,共青团员,北京市朝阳医院综合科护士、团支部书记。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义无反顾地走上抗击“非典”第一线,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是青年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第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事后当别人不理解地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时,她说:“保护病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生命,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如果有别的患者和家属因我的疏忽而染病,那就是我的失职。”就在病人安全转往地坛医院后不久,她和其他几名同志不幸相继发病,感染上“非典”,由一名护理病人的医务人员变成了一名病人,被送往地坛传染病专科医院隔离治疗。
在与疾病顽强斗争近一个月后,她战胜病魔痊愈出院。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第一名痊愈出院的医务工作者,为了鼓舞土气,消除社会对“非典”
的过度恐慌心理,她不顾身体的虚弱和社会的偏见,又勇敢地站在电视镜头前向大家宣传科学防护知识,并向到家中看望她的领导表示,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所应做的义不容辞的事情,人们既然把我们誉为白衣战士,我们就应该像战士一样勇敢无畏。自己身体有了抗体,再进入发热病区肯定抵抗力要比别人强,希望早日回到自己热爱的护理岗位上,回到战友们中去。【详细】
耿瑞先
男,汉族,1969年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耿黄乡耿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退伍反乡后,毅然放弃自己红红火火的生意,担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通过“强支部、谋发展、倡文明、保平安”,团结带领全村百姓走出了被人称为“耿庄模式”的发展致富之路。第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1995年4月17日,26岁的退伍兵耿瑞先当选耿庄村党支部书记。随后成立的支部班子中,8人有6人是复转军人。上任当日,他们重新穿上了绿军装,当众宣誓:“不把耿庄带上致富路,算我们白当了一回兵!”
当时村里的集体账户只有670元可供开支,却欠着银行168万元贷款,欠着村民28万元建房押金。几个集体企业“三天机器响,五天人歇气”。村民的生活又是“坑洼泥泞路不平,破房高低不一般,夏漏日月冬漏雪,刮风下雨心难安。村中闺女往外嫁,庄里光棍数不完”。【详细】
李春燕
女,苗族,1977年生,中共党员,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博爱卫生站医生。卫校毕业后选择留在边远贫困的苗族村寨,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那里的人们,被誉为“感动全中国的女村医”。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嫁到了大塘村,丈夫家人在卖掉2头耕牛筹得2000元资金后,为李春燕在家中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从此,时年23岁的李春燕便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了全村2500多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李春燕向来对巫术深恶痛绝,她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抢占”自己的“领地”,为了便于与村民沟通,不会讲苗语的李春燕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了苗语。于是,一场医学与巫术的争斗自李春燕创办卫生室后悄然在大塘村展开。【详细】
|

晨曦中的东方明珠

摆脱了贫穷与落后,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神六的升空凝聚着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更多典型:
宋芳容
女,土家族,1973年生,中共党员,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校长。在高寒山区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教育工作19年,自助多名贫困学生,甘守清贫,无私奉献,为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第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夏训诚
男,汉族,1954年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学术顾问。26次进出被成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地区进行科研考察,获得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建设、策勒流沙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成果。2002年,荣获“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邰丽华
女,汉族,1976年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演员、艺术总监,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两岁时失聪,但身残志坚,顽强拼搏,主演的《千手观音》、《话别》、《雀之灵》等舞蹈节目,凭借精湛的艺术与自强不息的精神震撼观众、感动中国。第1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