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故事
征途漫漫任驰骋——记长征中的刘伯承 (4)
2006年09月21日13:04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孙营长回到营部,把各连干部都找来了,扼要地传达了刘总参谋长、聂政委给的任务,研究了各连的战斗分工:一连攻正面,从安顺场南边冲;三连从西南面冲;二连和营部重机枪排从东南沿河边冲,二连并负责找船。晚上十点钟,部队开始行动。

  守在安顺场的是国民党军“彝务总指挥部”营长赖执中。他心存侥幸,以为红军很可能走富林,不一定走安顺场,更没有料到红军来得这么快。当一营冲入街心的时候,敌哨所里还传出胡琴声和唱戏声。赖执中已沉入梦乡。英勇的红军战士解决了敌人的哨兵,包围了营部,赖执中才从梦中惊醒,翻墙而逃。没有被歼灭的唆罗作鸟兽散。忽然河边响起了一阵枪声。二连的一个战士跑来报告:“营长,找到了一只船。”孙继先闻言连忙跟着向河边跑去。只见月光下一只小船漂在水面上,几个战士正紧张地用手拉住它。船边有几个俘虏狼狈地站在水中。原来这是敌营长留下的一条肥,准备风声一紧就逃到北岸去。战斗打响时,正在哨所里赌钱的士兵,想乘船逃走。二连指导员黄守义眼明手快,对着船头打了一梭子机枪,带着战士上去把船扣住了。据俘虏说,这是南岸唯一的一条船。孙营长想:找到了船,第三个任务就是把船弄到上游一二里处,作好渡河的准备。于是指挥战士们推船,谁知逆流推船,一推转一个圈,忿得他满头大汗。这时已是二十五日凌晨三点多钟了。

  刘总参谋长和聂政委心急如焚。派警卫员站在山坡上看信号,一直等了大半夜,听到了枪声,但不见火光。派人侦察了一下,说敌人已被消灭,一营占领了渡口。于是,刘、聂亲自赶到了河边。刘伯承一边走一边喊:“孙继先!孙继先到哪里去了?”孙营长听见叫他,赶紧答:“我在这里。”刘伯承说:“孙继先阿!你该死!你为什么不发信号?”孙营长这才省悟过来:光顾推船了,忘了点火,叫首长着这么大的急,心情非常不安。听孙营长汇报了战斗经过和找船的经过,刘伯承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了。他从内心里喜欢这些下级指挥员和战士们,甚至流露出感激他们的心情。是他们的勇敢、机智,歼灭了敌人,占领了渡口,找到了船,是他们在创造红军万里长征的历史。他作梦、走路都想的一只船,终于搞到手了。“有了船我就有办法。”这个意念又浮上脑际。转念及此,他马上空了口气,慈祥地说;“好吧!一营睡觉,等天亮时,把全街能买到的好吃的东西都给你们吃,早饭以后强渡。”

  二十五日早晨,一个四十多岁的老船夫带着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来到河边。原来刘伯承一到安顺场,就派参谋去找一个有经验的船夫来。先了解河宽、水深、流速、敌情等,又问全村有多少只船,有多少船夫,最后给他讲红军是为穷人的翻身解放,万里长征来到这里,请他多率连一些船夫,帮助红军渡河。报酬是优厚的,连万一发生不幸的后事都作了安排。那船夫说:“村里的船都被抢到对岸去了,刘家军(3)还要强迫老百姓搬家,要把安顺场烧光,所以各屋附近部堆着柴。大家都恨刘家军,愿意帮助红军,只是没有船。”刘伯承说:“船我们想办法,你去率连同行吧。”船夫告辞出门时,正与来受领任务的孙继先相遇。红军攻占安顺场以后,老船夫听说找到了船,清早起来就带着人来了。他带领大家把船拉到上游起渡点系好,把水手分成两班,做好了渡河的一切堆备工作。

  七点多钟,一营在岸边集合了。干部、战士们争当突击队,争坐第一船,闹嚷嚷吵个不休,以致任务分不下去。当然,大家心里全明白:这不是游山玩水,不是龙舟竞渡,这是战斗,是九死一生的战斗。在对岸敌人的火力封锁下,从礁石措列、水深无底的大渡河强溉这要冒多大的危险!在这样的任务面前,反动军队是靠组织督战队、架起机关枪来解决的。但红军指战员面临这个场面,却要各、要抢、要吵、要嚷着争坐第一只船。这就是革命战士的政治觉悟这就是红军不可战胜的秘密。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聂政委发话了:“算了,不要争了。由你们营长下命令吧,叫谁去谁去。”这时全营才安静下来,几百双眼睛盯着孙营长。孙继先找团长杨得志小声交谈了几句,宣布二连组织突击队。二连三个排又是一番争执,最后是连长点名,挑选了十七个人,他们是:连长熊尚林,二排长曾会明,三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克表,战士张桂成、肖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四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求战士肖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名、张万清。人员挑选完毕,给每人装备一支驳壳枪、一挺花机关(冲锋枪)、一把马刀,还有八颗手榴弹。在熊连长的带领下,登上了第一船。这就是著名的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

  这时候,刘总参谋长举着他那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对岸敌人的工事和火力点,看过来,又看过去。持突击队准备完毕,他转头问黄参谋:“赵章成来了没有?”黄参谋回答:“迫击炮已经架好了。”刘伯承说:“叫赵章成瞄准对岸那两个碉堡。我们就四发炮弹了,听命令,一定要打准。”他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正好九点正,接头对杨得志团长说:“开始!”杨团长命令:“轻重机枪掩护,强渡开始!”咳亮的冲锋号吹响了。轻重机枪火力一齐向对岸敌人进行压制射击。系在岸上的船缆解开了。小船一颠一簸地向河心斜漂过去。敌人的机枪弹在小船四周“簇!簇!”落水,溅起朵朵浪花。大家的心情一阵紧似一辟。这时,刘总参谋长、聂政委都走出了工事,站在岸边。为了首长的安全,冲锋号停止了。刘伯承说:“号音为什么停了呢?继续吹冲锋号。”这时,肖华几步跑上去,从司号员手里夺下号来,甩了两甩,挺起胸膛吹起来。团里的冲锋号响了,各连的司号员也跟着吹起来。刘伯承与聂荣臻不顾个人安危,故意暴露目标目的在分散敌人火力。岸上的干部战士们,情绪激昂,都争着朝前站,把刘伯承和聂荣臻挤到后边去。此队大家都是一样的心情:打吧,向我们打吧,只要别打中我们的船就行。我们六挺重机枪,几十挺轻机枪,从不同的角度向敌人密集射击,压得敌人趴在工事里抬不起头来。

  船靠岸了。登陆点有四十多级石阶,只有这个道可以上岸。十七个英雄飞身下船。敌人的手榴弹、滚雷从上面甩下来。英雄们利用石阶的死角,竟没有伤亡。然后,登上石阶,一排手榴弹夺取了岸边的工事,向敌人的碉堡靠近。敌人欺我人少,一个军官指挥着,二百余人从碉堡里和散兵壕里钻出来反冲锋。刘伯承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说:“叫赵章成开炮。”赵章成真不愧为神炮手,第一炮就打在敌人碉堡顶上了,接着两炮打在敌人的队伍中。敌人死伤很大顿时大乱。勇土们乘势冲锋,占领了主要工象残敌向后溃退。

  后续部队一船一船昼夜不停地渡。船的最大容量可坐四十人,往返一次要一个多小队直至二十六日上午十点,一团才全部过河。刘伯承一计算,按这种渡法,全军过河要一个多月。这是敌情所不允许的。据总部通报,敌薛岳纵队二十六日已进抵西昌以北的礼州,杨森的二十军先头部队,已达峨边以西的金口河,离安顺场只有几天的路程。刘伯承又陷入深深的焦虑中。他指示工兵连,千方百计地架桥;同时令各连千方百计地找船。工兵连早就根据他的指示在那里劈竹扎排,作架桥的探索,搞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次用八根二号铁丝缉缆,只系上三个竹排,放入水中,即被激流冲断。刘伯承得报后,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架桥是不可能了……”

  中午时九参议报合“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来了。”刘伯承亲自到村头迎接,陪同到先遣司令部休息。午饭时,用缴获的米酒招待中央领导同志。毛主席端起大碗米酒高兴地说:“祝贺先遣司令和干部战士们!”接着幽默地问起刘伯承:“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呢?”刘伯承谦虚地说:“主要的是我们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毛主席又问:“你跟小叶丹结拜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吗?”刘伯承说:“那当然,彝人最讲义气,他看我诚心诚意,才信任我们。”毛主席又问:“那彝人下跪是先跪左腿呢,还是先跪右腿呢?”这下把刘伯承给问住了。周副主席岔开话题说:“后续部队通过彝族区时,小叶丹打着‘中国文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出来欢迎,伯承、荣臻他们简直把彝区赤化了。”朱总司令说:“先遣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功劳不小。”听到这里,刘伯承答话:“总司令先别论功行赏,我正为这大渡河架不起桥来发愁呢。”接着详细汇报了渡船和架桥的情况。经过研究,毛主席归纳大家的意见说:“好吧,我们兵分两路。一师和干部团在这里渡河,为右纵队,归刘、聂指挥,循大渡河左岸前进林彪率一军团二师和五军团为左纵队,循大渡河右岸前进。两岸部队互相策应,溯河而上,夺取泸定桥。军委纵队和其余部队从泸定桥过河。假如两路不能会合,被分割了,刘聂就率部队单独走,到四川去搞个局面。”大家均无异议,遂以军委主席朱德的名义给各军团发出了相应的电报。

  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右纵队于二十七日出发,向泸定桥急进。瓦坝有刘文辉部一个团,是先一天到的,派一个营前出二十里向安顺场方向警戒,连哨又伸出五里。午后,邓华指挥的先头团即与敌连哨接触。沿途左边是大河,右边是高山,敌人凭险据隘,节节抗退。我先头团不顾一切往前冲,打到瓦坝附近,已是黄昏时候。敌凭既设阵地,又抗击了几个小时,才向富林方向逃窜。当晚,右纵队在瓦坝宿营。二十八日,行一百多里,中间翻过一座上下六十里路的高山,到了得拖。这是个小圩场,有几十户人家。相传诸葛亮南征,曾在此住过。该地有民团及瓦坝溃散敌人约百人,经半小时战斗,相其歼灭。时大雨涝论,天色已晚,遂在得拖宿营。第三天,行至铁丝沟。这铁丝沟左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右边是峭壁千丈的高山。敌第四旅由旅长袁国瑞统领在龙八布驻防,其三十八团扼守泸定桥,十一团前出到铁丝构向安顺场方向警戒。刘伯承命邓华率第二营由路右山腰绕至敌人翼侧,第一、三营由肖华率领由正面攻击。敌只顾守住正面,从侧背一打就乱了套。我很快夺取了敌人的阵地,溃敌向龙八布退去。龙八布在泸定桥战南五十里。此时杨成武率领红四团已向泸定桥发起总攻。守桥的敌二十八团团长李全山向袁因瑞告急,袁答“我这里也很紧张”。匆匆挂了电话。李全山才知道桥西桥东都来了红军,完全失去了守桥的信心,率残部向天全逃窜。红四团于二十九日十七时攻占泸定桥。刘总参谋长和聂政委进入泸定城时,已是五月二十日凌晨二点钟了。

  刘伯承和聂荣臻不顾鞍马劳顿,坚持要去看看泸定桥。杨成武提着马灯,陪着两位首长从桥东走到桥西。刘伯承对每根铁索甚至铁环都看得十分仔细,好象要把整个泸定桥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当他从桥西折回桥中央的时候,停住脚步,扶着桥栏,俯视大渡河的激流,着力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地说:“沪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五月二十日,朱总司令电令:“一军团(缺两个团)应向天全(泸定桥至天全二百四十五里)前进,行程可走七十至八十里,在门坎、上昌、河坝、两路口之线,并侦察天全方向敌情及其附近地形、人家、给养条件,电告军委。第二师应留一个团并带电台在化林坪、龙八布之线继续警戒,以掩护干部团北进。刘参谋长则应留泸定桥待归总部。”

  至此,强接天险大渡河的战斗胜利结束。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会合的时刻已经不远了。历史无情的证明:中国共产党毕竟不是太平天国,毛泽东、朱德也绝不是石达开。蒋介石及其谋士们的痴心妄想,只能又一次化为泡影。

  与张国焘斗争

  中央红军渡过天险大渡河以屑,经天全、芦山、宝兴,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向懋功(今小金)前进。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三日,红一方面军的先头团——第二师第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团——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在央金山下的达维镇胜利会师。

  六月二十五日,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洛甫、博古等和总参谋长刘伯承从抚边起到两河口,欢迎政治局委员,第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张国焘在一个警卫排的保护之下,从茂县(今茂汶)赶来与中央领导人会晤。在大雨滂沱中举行了欢迎会,朱德、张国焘讲了话。二十六日上午九时,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洛甫、博古、张国焘。因讨论两军台合后的战略向题,刘伯承以军委总参谋长的身份列席。会议开了三无二十八日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全文如下:

  “一、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

  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的向甘南前进。

  三、必须派出一支部队,向洮河、夏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甘、青、新、宁四省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

  四、大小金川流域,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均不利于大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力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为川陕甘苏区之一部。

  五、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公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

  张国焘是个混进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野心家。他把四方面军视为已有,自恃有八万之师,把经过长征考验的一万多人的中央红军不放在眼里,企图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控制在他的手里,进而篡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会上经过多次交换意见,他勉强同意了北上川陕甘的战略方针,但会后回到理番(今理县)杂谷脑四方面军总部就变了卦。六月三十日。他致电中央,提出南打大炮山,北取阿坝,在大小金川发展的战略计划。

  为统一战略思想,党中央派刘伯承、李富春、王稼祥、李维汉等组成中央慰问团,到四方面军进行慰问,帮助传达贯彻两河口会议决定。张国焘则指使川康省委出面,向中央提出改组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的建议,由张国焘任军委主席,否则就“不能集中领导”,“无法顺利灭敌”。中央为团结张国焘,七月十八日任命他为红军总政治委员。

  八月一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为了实现北上的战略方针,中央军委制定了《夏(河)洮(河)战役计划》,决定一、四方面军在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分左右两路北上:以一方面军之一、三军团和四方面军之四军、三十军组成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以毛儿盖为中心集结,向班佑、巴西地区开进;以一方面军之五、九军团和四方面军之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组成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以马塘、卓史基为中心集结,向阿坝地区开进,到阿坝后应东进,到班佑地区同右路军靠拢,共同向甘肃南部进军,占领夏河、洮河流域广大地区,在洮河以东建立以岷州为中心的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
【1】 【2】 【3】 【4】 【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武立伟)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