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专题报道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
长征故事
三军过后尽开颜――记长征中的朱德总司令 (3)
2006年09月20日14:44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两河口会议后,张国焘借口所谓“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故意拖延红四方面军北上的时间,并一再要挟党中央改组中央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策动其左右提出由张国焘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并给以“独断专行”的大权。党中央拒绝了张国焘的无理要求,但考虑到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和为了争取张国焘本人,于七月中旬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原总政治委员为周恩来)。之后,张国焘才开始率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这时胡宗南的部队已经集结,堡垒线也已修成,《松潘战役计划》不能实现,朱德遂同张国焘联名发出《夏洮战役计划》,命令部队“改为攻占阿坝,迅速北进夏河流域;突击敌包围线之右侧背,向东压迫敌人,以期于洮河流域消灭遭遇之蒋敌主力,形成在甘南广大区域发展之局势”。
八月一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八月四日至六日,党中央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俄灯)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形势和任务问题。朱德在四日的会议上发言说,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创造川、陕、甘根据地是有把握的。两个方面军更提高信心,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集中红军主力北上,创造川、陕、甘革命根据地,是放在一、四方面军面前的历史任务。会议还针对张图焘的不正常活动,提出“开展反右倾活动的斗争”,要求更进一步地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加强一、四方面军的兄弟团结。
根据北进和通过广大草原地域时必将遇到敌人骑兵袭击的情况,朱德同周恩来、王稼祥于六日向红一、四方面军发出对敌人骑兵战斗的指示,提出了如何对付敌骑袭击的具体战术要求。
朱德是很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的,他运用自己在川军中的影响,于八月七日分别致函国民党军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二十一军军长刘湘,说明红军北上抗日、团结全国抗日反蒋力量、收复东北失地的主张,表示“不愿与先生等兵戎相见,盼望能与红军“联盟”,互派代表约地商见,制订抗日作战协定或互不侵犯协定。这两封信发出后,起到了减轻川军对红军压力的作用。
沙窝会议后,为执行以前制定的进军甘肃南部的《夏洮战役计划》,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分左、右两路北上。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四、第三十军组成,由中共中央和前敌总指挥部率领,以毛儿盖为中心集中北上,经草地到班佑。毛泽东、周恩来随右路军行动。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的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五、第三十二军组成,由朱镕和张国焘率领,在卓克基集中北上,经草地到阿坝,再到班佑与右路军会合,共同北上。从此,朱德就同多少年来患难与共的毛泽东、周恩来等离别,分路前进,同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异常剧烈的斗争。
力挽狂澜
左、右两路军分别组成后,右路军按原计划行动。左路军的张国焘,恃自己原四方面军人众枪多,拒不执行沙窝会议决定,先是提出南下,后又提出西渡黄河,深入青海、宁夏、新疆,对抗中央北上陕、甘的战略方针。左路军抵达阿坝后,张国焘要挟朱德,要朱德同他联名发电给中央,要右路军掉头南下,公开对抗中央方针。朱德严正地拒绝签字。八月下旬,左路军抵达黄河支流的噶曲河边时,张国焘借口河水上涨不能通过,要已到达红原县墨洼附近的左路军先头部队全部撤回阿坝待命,仍想向青海等偏远地区退却。朱德和刘伯承都反对这种错误作法,力主渡过噶曲河北上。朱德亲自到河边视察水情,并派随身参谋人员骑马过河测试河水深度。河水仅及马腹。朱德认为部队完全可以渡过噶曲河,多次向张国焘提出一定要渡河,渡河后部队再走三五天,即可同已抵达班佑、巴西的右路军会合。张国焘完全不予理睬。
九月九日,张国焘背着朱德,密电陈昌浩,要右路军的红四方面军南下,如遇阻扰,则“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电文被叶剑英获悉,立即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即同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右路军的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军团(即第一军、第三军)连夜出发,单独北上。九月九日和十一日,中央连续发电报给张国焘,要他立刻率左路军北上,向班佑、巴西开进,不得违误。十二日,中央政治局在甘肃迭部的俄界(高吉)召开了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谴责张国焘组织反党宗派集团,公开反对党中央;号召红四方面军全体同志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张国焘的错误作坚决的斗争,以巩固党和红军的统一。张国焘错上加错,不服从俄界会议决定,于十五日向左路军正式发布《大举南进政治保障计划》和南下的命令,指挥红军向川、康边境退却,诬蔑中央北上的行动是“逃跑”;并提出“打到天全、芦山吃大米’,“红军南下行,要打成都城”等蛊惑人心的口号。
张国焘还在阿坝召开所谓的中共四川省委扩大会议(即阿坝会议)围攻朱德,要朱德写文章、发表声明反对党中央初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朱德坚决不同意,遭到一伙人的漫骂、斗争。朱德在会上坦然自苔、坚定沉着,任他们怎么斗,怎么骂,他总是一言不发,埋头看书。等他们斗完、骂完,他才不慌不忙地同他们讲道理。他义正词严地说:“中央和红四方面军会合是伟大的胜利,使敌人害怕。党是一个整体,不能分裂。红军的行动应按照党中央的决定执行。”“中央北上的决定,我是赞成的、拥护的、举了手的。我不能写文章反对我亲自参加作出的决定。如果硬要我发表声明,那我就再声明一下,我是拥护党中央北上决定的。”这时,张国焘等人又要朱德出面反对毛泽东。朱德幽默地说:“朱毛、朱毛,人家外国人部以为朱毛是一个人,哪有朱反对毛的?”他最后表示:“你张国焘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你绝对割不断我和毛泽东同志的关系。”
在朱德义正词严的鲜明态度面前,张国焘和他的打手们无计可施,于是采取加紧对朱德迫害的手段。他们威胁朱德说:“你既主张北上,那你就离开部队北上好了。”朱德看穿他们的阴谋,果断地回答说:“我是党中央派来的,我不能离开部队。“我现在虽然不能随中央北上了,只得跟着你们南下,但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将来你们还得北上。”朱德心中明白:必须留在部队里,找时机加紧向广大指战员宣传中央北上的正确主张,争取教育更多的同志觉悟过来;倘若离开部队,就有可能遭到暗害。
对于张国焘这个人,开始朱德并不甚了解。在中央苏区时,朱德听说过张国焘有机会主义思想,有些老同志对他的印象不好。在毛儿盖会议上,朱德察觉到张国焘的错误思想比较严重,曾同毛泽东交换过意见,毛泽东要朱德对张国焘须加小心。朱德到左路军后,张国焘对抗中央的错误步步发展越来越严重,朱德已觉察到张国焘阴谋家、野心家的本质,决心同他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朱德审时度势,坚持原则,据理力务实事求是地处理了各种矛盾。朱德认为张国焘这人确有严重的品质问题,但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是好的,要革命的;就是在斗自己、骂自己的人中,也有三种情况:一是不附和几句在张国焘军阀式的统治下站不住队,他们内心对张国宏并不满意,二是多数人不明真象,属于盲从,这是张国焘长期对部队实行家长式统治的结果;三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如黄超、李低他们有意把好事说成坏事,积极充当打手,借以飞黄腾达。面对这些情况,朱德冷静地准备着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
九月下旬,张国焘将朱德、刘伯承调离司令部,不让他们指挥部队。
张国焘的野心越来越大,一错再错,于十月五日在马尔康县的卓木碉另立“中共中央”,并作出《组织决议》,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的中共中央委员职务和党籍,并下令通缉;还宣布成立“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并宣布朱德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借以进行拉拢和诬陷。朱德坚决反对,严正表示:“你这种做法我反对。我们要接受党中央的领导,不能同中央对立。”他严肃地对张国焘说:“我是总司令,不能反对中央,不能当你封的这个‘委员’、那个‘委员’。你要搞,我不赞成。我按党员的规矩保留意见,仍以总司令的名义做革命工作。”张国焘又变换手法,除平时加紧对朱德的监视外,还别有用心地诬陷原一方面军的一个营有“叛变”行为,说要缴他们的枪,企图制造事端,造成武装冲突。朱德揭穿了他的阴谋,并忠告他:“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全力量支持下去。自己打自己,就等于不要命了。”可是,野心勃勃的张国焘,一点也听不进朱德的忠告。张国焘又怂恿一些人去朱德那里闹事,抢走朱德乘坐的牲口;甚至有两天不给朱德和他身边的人员打饭吃。朱德只好亲自写条子派身边人员去向罗炳辉(当时的第三十二军军长)那里要来了一点粮食。
朱德被调离司令部后,到了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领的部队。徐向前也不满张国庆的错误作法。朱德同徐向前一起,加强对部队的领导,并指挥打了一些胜仗。从十月上旬到十一月下旬的一个多月中,连续发动几个战役,先后攻克绥靖(今金川)、崇化(今属金川县)、丹巴、懋功、兴宝、天全、芦山等地。
战斗过程中和结束后,朱德抓紧时间写文章总结经验教训,对部队进行教育,提高部队的战术水平。朱德先后写出了《绥、崇、丹、松战役中我左支队二十七师两河口、抚边、达维、央金山、日隆关、巴郎山一带战斗经过及其模范教训》、《青龙场战斗是天芦战役中的模范战例》、《天芦战役中追击之模范与不追击之失败》、《雪山老林的战斗》、《绥、崇、丹、骸、天、芦战役山级河川及隘路攻击之注意》和《康、泸、天、芦、名、雅、邛、大战役中战术上应注意之点》等文。文章指出,根据敌情、我情及地形等不同条件,遇山地、隘路时,应进行山地战、隘路战和运动战,而遇地形较平坦或攻取城镇时即应改变战术,由山地战、隘路战变为平地战、街市战,并由运动战改为阵地战与堡垒战。但不管进行何种战斗,都必须坚持红军作战中行之有效的战术原则,即:集中兵力打敌人的弱点;机动地寻求打运动战而不被迫硬攻堡垒,即使打城市和堡垒,也须在野战中击溃敌人,乘胜直追,袭取城市和堡垒须在夜间或拂晓时去攻击。针对蒋介石派空军空袭的情况,朱德又写出《对防空应注意之点》一文,详细地规定对空射击的方法,对空观察哨的设立,对空的隐蔽、伪装、欺骗和空防中应遵守的纪律等等,以减少损失和树立信心去战胜敌人。朱德在军事指挥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敌人的损失增加到最大限度,使自己的损失减少至最小限度。他有时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使敌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又兵不厌诈,使敌人上当受骗。他可以集中兵力以多胜少,有时也出其不意地以少胜多。这些,都说明朱德虽身处逆境,但他仍然积极地进行提高部队战斗素质的工作。
与此同时,因为张国焘长期对部队实行家长式、军阀式的统治,朱德同徐向前等还注意进行提高四方面军政治素质工作。朱德把原一方面军的政治工作干部,分派到四方面军里面去,深入进行政治工作,用中央苏区的好办法来建设党,建设军队,进行群众工作,发扬军事民主,废除打骂制度。他自己也深入到广大指战员中间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向广大指战员讲马列主义,讲红军好传统,讲苏维埃的民主生活。由于朱德平易近人,部队里的伙夫、马夫、干部、战士都愿意同他接触,听他讲话。他还常同大家打球,大家也同他谈得来。朱德对人说:“不管怎样,多讲一点共产主义,多讲一点革命道理,总是有影响和起作用的。”尽管张国焘成立了伪中央,但朱德在部队中的威信仍然很高,他的话对四方面军干部有很大的影响。
朱德对张国焘迫害知识分子干部的行为也作了有力的斗争,想方设法保护一些同志。那时,在四方面军造成一种工农与知识分子对立的空气,只要你在上衣扣上一支钢笔,戴个眼镜,穿条制服还会讲道理,就被当作知识分子,认为不可信任,并因此受到敌视和迫害。当时蛮承志、朱光、罗世文等被张国焘软禁起来。朱德曾告诉康克洁,要她无论如何设法找到廖承志,把他保护好,说将来廖承志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能起到别人不能代替的作用。对其他知识分子干部,也要保护好。寥承志后来对别人说,要不是是被朱总司令保过来的,人头早已落地了。从这件事也可看出,朱德既善于斗争,又远见卓识。
这时候的张国焘,搞来搞去搞不出什么名堂,想打出四川也打不出去,开始悲观失望,想躲到绥靖去当土司,有些人就戏称他为“张土司”。等到朱德和徐向前等逐步把部队整顿好,又击溃了川军的十几个旅,补充了兵源,“张土司”才又出来。这时左路军表面上虽然还蒙着张国焘伪中央的阴影,但内部却在起着质的变化。张国焘感到西进路不好走,留在四川又蹲不下去,于是改变手法,摆出向一方面军干部拉拢的姿态。
北平“一二·九”学生救国运动爆发后,朱德于十二月十五日发出致川军各将领的公开信,号召川军与红军在三个条件(一、立即停止进攻红军和苏区;二、立即允许人民群众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三、立即武装民众作抗日救国的后备)下订立军事协定,共同抗日反蒋。并强调“以上提出三条,是抗日救国的中心”。这是朱德在长征中根据形势发展第三次对国民党部队将领进行有力的统战工作。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在陕西省瓦窑堡(今子长县)召开政治局会议,从政治上批判和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定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会后,中央将会议情况和通过的决议通知朱德和张国焘。张国焘开始不同意会议通过的决议,认为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显然是对阶级敌人的投降,放弃自己的主张”,经朱德劝解后,他才勉强同意。
一九三六年三月,朱德随部队转战至西康省甘孜县(今属四川省)时,得悉红二、六军团已抵黔、滇边境。为了加强同张国焘斗争的力量,促使早日北上,朱德同刘伯承商议后,极力主张同二、六军团会合,并取得张国焘的同意。朱德于三月二十三日同张国焘联名致电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建议红二、六军团渡金沙江北上到西康同左路军会合。红二、六军团经过长征这时还有一万多人,接电后便向西康前进。张国焘之所以同意二、六军团前来会合,有他的另外打算,就是想把二、六军团拉到自己方面,借以加强对抗中央的力量。结果是,张国焘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1】
【2】
【3】
【4】
来源:
中国网
(责编:武立伟)
[
打印正文
] [
给编辑写信
] [
E-mail推荐
]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