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故事
三军过后尽开颜――记长征中的朱德总司令 (2)
2006年09月20日14:44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这时,蒋介石命令川敌十二个旅沿长江两岸布防,滇敌三个旅向毕节、销雄等地急进,企图截击红军。中央军委考虑渡江的可能问题,朱德于二月六日一时,发出《命令一、三军团向扎西靠近》(见《朱德选集》),以便迅速集中,在川、滇、黔边作战,争取创造新的根据地。二月十日,红军占领扎西。这时,敌人估计红军一定会渡过长江北进,但红军突然掉头东进。二月十一日二十时,朱德同毛泽东、周恩来研究后又发出命令,命令各军团向赤水河东发展,争取渡河先机,相机占领古蔺城,使敌人完全摸不清我军的意图。二月十五日二十时,朱德发布《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的命令,命令部队东渡赤水河,以消灭黔敌王家烈部为主要目标,先由林滩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然后向桐梓地区前进。红军遵照命令,于二月十八日至二十日二渡赤水河,迅速占领桐梓地区。接着,于二十六日发起奇袭,占领了娄山关,歼敌一部,并数次击溃进攻娄山关之敌,又相继攻占了板桥、黑神庙、观音阁等地。二十七日,击溃敌三个团。二十八日,再次占领遵义。在这次遵义战役中,共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干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三月一日十二时,朱德又发布命令,指出这次胜利“开展了黔北的新局面;造成了创造云、贵、川新苏区的更有利的条件,使围攻我军之敌不敢轻进。”指示“望在桐梓城及其附近多贴此项捷报,并要桐梓革委会召集群众开祝捷大会,以扩大红军影响,提高群众斗争勇气与决心,更可增加接敌恐慌。”

  遵义战役后,蒋介石飞往重庆,急忙调兵遣将,亲自策划新的围攻。他改变战法,南守北攻,采取堡垒主义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术,企图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地区。三月四日,中央军委在鸭溪成立前敌司令部,任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以直接加强对红军作战的领导。

  三月十三日,朱德致电各军团长,指出:“依据目前情况党中央政治局决定,我野战军战略方针仍应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并应控制赤水河上游以作转移枢纽,以消灭薛岳兵团及王家烈部队为主要作战目标。对川、滇敌人须在有利而又急需的条件下,才应与之作战,求得歼灭其一部。”“军委以此方针决定:我野战军应向西南转移,求得在转移中与在消灭王家烈部队的战斗中,调动周(浑元)、吴(奇伟)纵队,实行机动,并迅速夺取与控制赤水上游的渡河点,以利作战。”

  针对蒋介石新的部署,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等研究了对策,决定将计就计,故意让红军在遵义地区徘徊,以便吸引更多的敌人前来围攻,当敌军重新逼近时,又掉头西进。朱德根据集体研究的意见,于三月十六日十八时下达《三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的命令:“我野战军决于今十六日晚和明十七日十二时以前,由茅台附近全部渡过赤水河西岸,寻求新的机动(见《朱德选集》)。”在毛泽东、朱德等的指挥下,我野战军按原指定的时间、地点,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将敌人主力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

  不出所料,蒋介石以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以川、黔、湘三省敌军及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向我进迫。以掩护敌孙波纵队主力集结毕节地区堵击,妄图再次对我形成包围,歼我军于长江南岸地区。为此,朱德同毛泽东、周恩来等研究后,于三月二十日十七时下达《四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见《朱德选集》)的命令:“我野战军决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东向,限二十一日夜由二郎摊至林雄地段渡过赤水东岸,寻求机动。”野战军按照命令,于二十一至二十二日,按指定地点四渡赤水,把蒋介石调集的部队置于无用之地。

  渡河时,天空正下着细雨,路面泥泞光滑十分难行。蒋介石妄图在赤水和长江之间将红军一网打尽,被调遣的部队从四面八方向红军合围。为掩护红军大部队顺利渡过赤水河,一军团部队坚决顶住追敌。当时川军占了有利地瓜居高临下向我军进岛弹雨纷飞,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正在这时,朱德总司令出现在前沿阵地上,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裳,浓密的眉毛挂着水珠,卷起的裤腿沾满了泥浆。他亲自指挥,一次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当时肖华也在前线指挥,他担心朱德的安全,一再劝说朱德离开阵地,但都被朱德拒绝了。打到黄昏,战斗仍然很激烈,阵地上硝烟弥漫。肖华再次劝说:“总司令,你年岁大,路不好走,还是先走一步吧。这里有我们顶着,你放心好了!”朱德抹抹脸上的雨水简单地答一声“不行!”继续指挥战斗。指战员见朱总司令就在他们身边,个个忘了寒冷、危险和伤痛,坚定地顶住了敌人的反复冲击。直到黑夜降临,朱德才随部队赶到赤水河边。这时,红军大队人马已经安全通过浮桥,他们迅速起上了队伍。朱德从来就是这样,战斗在前,撤退在后,以身作则,为广大指战员树立了楷模。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如在井冈山初期进行的新、老七溪岭战斗中,他在第一线指挥,帽子有两处被子弹打穿;在第一次渡赤水前的土城战斗中,他从三军团作战斗动员报告回总部的途中,与敌人遭遇,他亲自参加指挥战斗,稳定了军心,又夺回敌人占领的制高点。部队守住阵地后他要离开时,敌军的一颗炮弹正好藩在朱德的身旁,幸而没有爆炸,他才安全回到总司令部。

  摆脱险境

  四渡赤水,使红军取得了很大的主动,但还没有完全脱离险境,蒋介石仍然调集大部队尾追。三月二十七日,朱德命令红九军团在乌江北岸伪装主力活动,以迷惑和牵制敌人,掩护红军主力南渡乌江,争取更大的主动。二十八日,朱德发布关于我军南渡乌江执行新的机动任务的指示:要红一、三军团二十九日继续南下,争取控制乌江,执行新的机动,五军团在兴隆场牵制枫香坝敌人,掩护南下;九军团除执行二十七日电令外,须在马鬃岭西北路上摆露天红标语,路侧放烟火,扮炊烟,散消息,伪装我军主力将在此地区诱敌向北出击而消灭之的模样,以便我主力借此秘密迅速向南转移。三十一日,红军主力南下,再渡乌江把敌人甩在乌江北岸。

  四月上旬,朱德根据中央军委的决策,采取声东击西战术,指挥红军一面直迫贵阳,一面佯作东进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之势,迫使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增援。七日,朱德命令红一、三军团各一部佯攻龙里,掩护全军南移。九日,红军主力迅速穿过湘黔公路南下,然后又向西疾进。接着,又路过北盘江,于二十三日进入云南,威胁昆明。当敌人调兵固守昆明时,红军却以一天走一百二十里的急行军,向北直奔金沙江。

  四月二十九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指出我野战军应趁金沙江两岸空虚的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苏区根据地。根据这一指示,红军占领云南东北的禄劝、武定、元谋等县城后,立即抢占金沙江渡口。三十日,军委总部进驻寻甸县的柯渡,朱德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具体部署抢渡金沙江的计划。五月三日至九日,在七昼夜的时间里,红军以七只小船全部渡过了水深流急的金沙江。朱德命令九军团焚毁金沙江各渡口的船只,使敌人不能过江。从此,中央红军就跳出了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把尾追之敌抛在金沙江南面,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使长征迅速出现了崭新局面。

  五月十七日,朱德指挥红军占领德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派少数部队监视西昌之敌,主力迅速北进强渡大渡河。五月二十二日,朱德指挥红军进入彝族地区冕宁,在冕宁彝汉群众大会上讲话,指出彝汉是一家,穷人要团结起来,打倒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才能翻身过好日子,并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

  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

  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系戮。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

  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

  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

  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

  起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

  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传,特此广播西蜀。

  由于正确执行政策,取信于民,在彝族同胞的协助下,红军于五月二十四日顺利地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到达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第二天朱德同司令部一起进驻安顺场。他立即了解部队准备渡河的情况,并按他向来的习惯向当地群众调查安顺场的历史情况,向船夫宣传革命道理。接着,他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彻夜研究制定渡河方案,决定红军首先迅速抢占安顺场渡口。

  五月二十六日,朱德向各军团首长发出《关于控制泸定桥渡河点取得战略胜利的部署》,指出:安顺场渡口水深流急,在只有四只小船而架桥又不可能的情况下,必须夺取由四川通往康藏的咽喉泸定桥。命令红一军团第一师及干部团为右纵队,沿大渡河东右岸北上;红一军团总指挥部、第二师主力及红五军团为左纵队,沿大渡河西左岸北上,均向泸定桥疾进,协同袭取泸定桥。

  泸定桥是一座铁索大桥,原铺有木板,这时已被守敌刘文辉部拆除了,只剩下几根铁索悬在空中,并在河岸筑好防御工事,派有重兵扼制另有两个团的敌军,正向泸定桥疾进增援。为了抢夺泸定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二团以一昼夜二百四十里的速渡,急行冒雨前进,抢先占领桥西,接着组织二十二名勇士,在我方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密集射来的子弹,攀踏悬空铁索冲向对岸,占了桥的东头,随打随铺木板,便利后续部队通过。接着与沿右岸赶来的红一师会合。勇土们穿过熊熊烈火,击溃两团守敌,攻下了泸定城。五月三十日,红军主力从泸定桥越过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和抢渡大渡河,是红军长征中非常艰险也是非常精彩的一次战斗。战斗刚结束,战士们就发现朱德已出现在泸定桥头,他亲自指挥和部署部队过桥。他嘱咐参谋通知干部,一定要切实掌握好过桥秩序,使部队尽快地通过。他还亲自帮助部队安置桥板,然后,他才走过泸定桥。

  抢渡大渡河的成功,粉碎了蒋介石妄想使红军在安顺场重演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全军覆灭的迷梦,开创了继续北上的新局面。

  两军会师 

  中央红军抢渡大渡河后,于六月七、八两日先后占领天全、芦山。六月八日,中央军委向各军团首长发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开展新局面的战略任务的指示》,指出:“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并认为“取得懋功及小金川流域,是关系全局的枢纽。”这时,领导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在放弃了川陕根据地以后,正率领部队西进至岷江地区一带。为了及早同四方面军会合,朱德命令一军团翻越夹金山夺取懋功(今小金)。

  夹金山高约四千五百米,是一座大雪山,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特别是中午以后,往往风雪交加,奇冷难忍。有时突然旋风袭来,卷起山上大雪,在几十米的高空飞舞,几十里内成了一片茫茫无际的浓厚的雪云。朱德带兵有很丰富的经验,他嘱咐部队拂晓开始爬山,这样到第二天早上十时前就可翻越山顶,翻越山顶时,要坚毅沉着,无论如何不能停下休息,因为一停下来就再没有力量起来了。尽管朱德事前对指战员作了细致的关照,但仍有一些战士由于体弱衣单在翻越山顶时跟不上队伍,从此在这罕见人迹的大雪山上长眠不起。朱德体质好,清早开始登山,十时就到达了山顶。登山时,他一路照顾部队。有些同志的双腿因上山时汗水被山上寒风吹袭,冻裂成一道道结成痂的血沟,痛楚难忍,但坚强的红军战士,仍然迈开双腿向既定的目标前进。

  六月十二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抵达懋功东面的达维,同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合。十四日,朱德和毛泽东等抵达达维。当天晚上,两军举行会师联欢大会,朱德在会上讲了话。十五日,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红军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联名发布《为反对日本并吞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号召全国军民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反对蒋贼等卖国,坚决对日作战,恢复一切失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十六日,朱德与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张闻天)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指出:“今后我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指出:坚决地巩固茂县(今茂汶,为羌族自治县)、北川、威州、(今汶川)在我手中,并击破胡宗南之南进,为这一计划的枢纽。张国焘十七日复电,不同意上述主张说如果遇到困难,就“暂时向南进攻”。十八日,朱德又同毛泽东、周恩来、洛甫致电张国焘等,指出红一、四方面军“如此大部队经阿坝与草原游牧区域入甘(肃)青(海),将感绝大困难,甚至不可能”,主张“力攻平武、松潘”。二十日,朱德又同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张国焘,再次提出红四方面军北上的任务,并望张国焘“立即赶来懋功,以便商决一切”。

  张国焘来到懋功后,党中央为了统一思想,解决同张国焘的分歧,于六月二十六日在懋功以北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朱德在会议上发言说: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增加了很大力量。两个方面军要统一指挥,一致行动去打击敌人,并要从政治上保障战争的胜利。要迅速北上,打出松潘,进占甘南,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会议于二十八日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决定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为此,“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地向甘南前进。”决定并强调指出:“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根据政治局会议决定的精神,朱德同周恩来、张国焘、王稼祥共同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计划根据胡宗南初到松潘,兵力不集中,碉堡未建成的情况,规定集中两个方面军的优势兵力,“消灭松潘地区的胡(宗南)敌,并控制松潘以北以及东北各道路,以利北向作战和发展。”但张国焘怕打仗,尽管中央和军委作出了决定和计划,他仍然闹独立性,按兵不动,以致坐失战机。这时的胡宗南,本来处境十分狼狈。据一位老同志回忆说:当时胡宗南面对即将来临的红军的强大攻势,感到不知所措,在驻地的院子里来回踱步,反复思量,觉得没什么出路,很可能当个阶下囚,他把被俘后的唯一希望寄托在黄埔军校的周主任(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身上,也许周恩来能体念旧日师生之情,给以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是在国共合作形成后胡宗南见到周恩来时自己对周恩来说的。由此可见张国焘拒不执行《松潘战役计划》,使当时胡宗南这个瓮中之鳖,成了漏网之鱼。对红军以后的作战,增加了不利条件。
【1】 【2】 【3】 【4】 

   
 
来源:中国网 (责编:武立伟)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