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谋划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这是举国乃至举世关注的重大行动纲领 。为使“十三五”规划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符合百姓的需求,本网推出“我为‘十三五’建言献策”栏目,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韩保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该如何发展,该如何实现绕不开、躲不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杨宜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本届规划的最终目标,必须全面实现,虽然任务比较艰巨,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难度,但是我们要知难而进,不折不扣地实现目标……
公方彬:当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完备,未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发展,主要就是靠“创新”。
周文彰:正因为“十三五”这五年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就要拿出决胜精神,摆出决胜架势,使出决胜干劲,实现决胜目标。尽管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汪玉凯:第一个拐点是由过去的数量型向未来的质量型来转换,过去我们的发展可能更多注重数量、规模,但是未来应该特别强调经济增长质量;第二个拐点是从引进型朝对外扩张型的转变……
张占斌: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的新红利。
徐绍史:第一个措施是低碳发展,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第二个措施是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强化一些约束性指标管理;第三个措施是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进行管理……
夏光:既从绿色中惠民,又从绿色中富国,规划建议全景式的部署印证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经济越发展,百姓对环境质量要求就越高,“十三五”建设“绿色中国”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
蔡昉: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物质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与这种认识偏差有关,已经造成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欠债。绿色发展理念认为,人民对优美环境和良好生态的追求,体现了发展的目的本身……
杨伟民:绿色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和保护的问题”。绿色发展不仅解决当前问题,更决定长远,故此本次规划建议把绿色发展置于很重要的位置。
吕忠梅:现代文明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上的“绿色文明”,市场经济应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经济”,其关键是抛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消费、高污染”的非持续发展模式……
白重恩:此次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用很重的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释放出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袁贵仁: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五年来,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涌现了张丽莉、叶志平、侯伯宇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张力:未来5年我们要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
竹立家:建议强调教育公平,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将在教育均等化方面加大力度,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吴晓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际上就是十二年义务教育,全面发展二孩和12年免费教育是十三五期间我们在社会发展领域两个最亮的抓手,也是对我们创新的之处,这两个是最没有社会争议的。
徐绍史: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这一批大致是3000万人;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将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一些贫困人口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这批人大体有1000万;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示要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扶贫目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些重要论述都是首次提出。
洪天云: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李珍: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前提。这就需要党的领导干部“接地气”,带着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抓扶贫。
杨伟民: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高寒缺氧区、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多属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扶助措施实现脱贫。
辜胜阻: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实现共享发展,关键是解决7000万人如何脱贫的问题。为此,全会提出的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唐任伍:“十三五”规划中的民生发展,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民生发展,民生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和发展行动,围绕着民生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注入了全新的内容。
郑承军: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和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举措,都将让人民群众在“十三五”时期受益更多……
汪同三:共享发展,我想在公报中占了相当大的部分,讲的比较细致、比较多,它的核心我想就是两个字“人民”,所谓共享发展就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生活更好,为了人民能够充分的分享……
张立群:通过共享发展,既看到了发展最雄厚的动力来源,也看到了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福利不断的提高,包括不同收入群体在不同水平上都有比较明显的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
宁家俊:“互联网+”的提法适逢其时,目前的关注点主要是消费互联网,下一阶段还要加强对制造业的互联网改造,推动协同制造、智能制造,以信息化、互联网化为企业带来新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周宏仁:互联网惠及民生,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和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使服务方式更加多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获取途径更加便捷。
鲁春丛: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还在于它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同时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创业门槛和创新成本,有利于引领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加速汇聚……
黄震:“十二五”期间互联网加速普及,实实在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开创千古未有之变局。“十三五”必须紧抓这一机遇,顺应技术趋势和市场规律,让互联网成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邢厚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一项长期任务,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加快涉外经济法制建设步伐,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促使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盛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企业“走出去”进程的加快,“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经济合作新倡议的推进,中国将积极推动和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
蔡昉:我们不仅要不断提高利用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配置产能和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能力,还要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国际经贸等方面的制度性话语权……
杨正位:我国有必要将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一带一路”、高标准自贸区、自贸园区建设、中美中欧投资协定、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等重大开放举措,善于把握开放的主动权。
辜胜阻: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并将“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战略纳入到规划中,这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海外拓展,使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
霍建国:“十三五”走出去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审批手续将进一步简化,留给企业自主决策的空间更大。此外,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沈阳: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新闻传播业的整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在这种情况下,推进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
范周:网络文化安全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创新有为的重要方面,要通过积极建设与有效管理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实现网络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张智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就要适应网络传播迅速、广泛的新特点,适应人民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坚持阵地意识,净化网络空间,弘扬正能量。
祝燕南:媒体通过融合发展,强化自身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和国际话语权的掌握。
周天勇:在历史发展坐标中,“十三五”将属于非常关键的中间节点,是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过渡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五年。这一阶段党中央如何布局……
辛鸣:此次公报中不是就发展说发展,而是大篇幅涉及党的建设,将中国发展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明确了共产党在国家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庄德水:第一个层面是要守住当前反腐败的成果;第二个层面是通过制度建设来固化反腐败成果;第三个层面是通过反腐败构建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从而释放改革红利让民众得到实惠。
岳经纶:党加强对发展的领导,至关重要的是主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着力加强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
原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家庭逐步简约化,全面二孩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
张翼:在大城市里,全面放开“二孩”所释放的人口红利可能相对小一些,但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可能在短时间内政策的效果就会显现。
王远鸿:“全面放开二孩”符合人口学、经济学规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红利是人口红利,就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较高,年轻人为未来国家发展作贡献和未来的积蓄打下基础。
唐钧:我国进入到了人们不想生的阶段”唐钧把我国人民生育意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不敢生,第二个阶段为不想生,第三个阶段为想生但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