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
领导活动
|
干部论坛
|
时代先锋
|
各项工作
|
党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综合
|
讣告
理论
|
评论
|
社区
|
论坛
|
访谈
|
视听
|
党史
|
资料
|
文献
|
纪念馆
|
党史今天
|
专题
|
周刊
|
图书
|
杂志
中国共产党新闻
晋风起兮韵飞扬——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硕果满枝 (5)
2011年08月15日14:15 来源:
山西日报
晋风起兮韵飞扬——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硕果满枝 (5)--新闻报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市县并不平衡,省级项目多,基层项目少;有的市县多,有的市县少。为使全省文化产业均衡发展,省委宣传部适时推出并大力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五个一工程”:出台一策,做强一业,磨精一品,办好一节,演好一剧。破题之举一出,大家觉得有了抓手,于是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市县都各尽所能、各显神通。运城市扩建宇达青铜文化基地,朔州市举办中国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旅游文化节,太原市大投入开发晋阳古城,长治市重点打造太行山红色文化品牌,大同市大手笔建设云冈大景区……优质产品不断涌现。
去年,晋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1.3亿元,比“十一五”初期翻了两番多。忻州市文化产业总收入达15亿元,占GDP的3.95%。阳泉市拍摄的电影 《赵氏孤儿》票房突破1.8亿元。
生产集约化、市场规模化是解决少小散乱问题的重要途径,我省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宇达集团、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皇城相府集团、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5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等1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围绕建设佛教与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和黄河文化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广灵剪纸等十大文化产品。
同时,社会资本开始大举进军旅游文化产业,在绵山景区成功开发的带动下,旅游与文化高度融合的项目从北到南遍布三晋,雁门关、新广武古代军事文化园区,雁门关生态园区,藏山文化园区、襄汾陶寺遗址文化园区等12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170亿元。
近年来,全省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起,一大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在文化的“春天”里生机勃发,山西运城萨瓦莱斯制版有限公司等民营文化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小笑话也能做成大产业。
十年前,万荣笑话还是一种记录在人们脑子里、流传在口头上的民间笑谈。如今。万荣笑话文化产业从一棵小草长成了参天大树。万荣笑话图书多种多样,舞台剧、电影、动漫、音像制品琳琅满目,数十集万荣笑话电视连续剧也正在拍摄之中。据统计,万荣笑话产业年产值已达到近2000多万元。
此外,山西不断走出去,找资金、找技术、找人才、找市场。今年5月第七届深圳文博会,我省文化企业投融资活跃,交易活动频繁,签约17个项目,融资61亿元,比上届增加21亿元。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定襄晟龙木雕、平遥漆器、广灵剪纸等12个项目,签约8000多万元。北京文博会我省13个项目,签约逾15亿元。
品牌决定影响力。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我省各地的“文化节”异彩纷呈,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五台山国际旅游节、大同云冈旅游文化节、运城国际关公文化节、太原晋商文化艺术节等节庆会展,提升了形象,聚集了人气,拉动了经济,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1】
【2】
【3】
【4】
【5】
【6】
【7】
(责编:高雷)
最新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