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尼玛拉木 女 33岁,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投递员。2008年4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参加工作至今的9年,尼玛拉木认真履行邮政服务职责,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 9年来,徒步在投递路线上行走20余万公里,通过她,当地31个自然村的5400多藏族百姓和外界联系起来。
32.田桂英 女 79岁,沈阳铁路局工程处退休干部,新中国第一个女火车司机。195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田桂英严细认真,严把安全行驶关,“胜利号”保持三年安全行车2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光荣地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33.申纪兰 女 80岁,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全国惟一一位第一届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1989年、1995年全国劳模。 1952年,申纪兰率先在全国举起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大旗,她带领村民把一个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了一个农林牧贸工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34.边巴扎西 男 44岁,藏族,西藏登山队运动员,2005年全国劳模。他为我国登山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登顶全部高峰的3名主力队员之一,在受伤致残后奋力登上最后一座海拔8068米的迦舒布鲁姆Ⅰ峰,被誉为“登峰造极第一人”。
35. 任长霞 女 40岁,原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为打黑除暴因公殉职,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解决了10多年来的控申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200余人,有力地维护了登封社会治安和稳定的政治大局。
36.刘让贤 男 68岁,原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什巴小学校长,198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退休后,患有糖尿病、腿疼病等多种疾病的刘让贤仍然保持先进本色,成为光荣传统的报告员,育人活动的辅导员,作文教学的指导员,退而不休的土乡孺子牛,继续着他的梦想和追求,奉献着一份爱。
37.刘班虎 男 47岁,陕西省大荔县邮政局花城邮政所邮递员,农民工,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从23岁开始,在旱塬山区一干就是16年。他坚持做到直投到每一户人家,将现在才推行的“投递到户”承诺整整提前了十多年。他把邮政所“带”在身上,人行到哪里,业务就办到哪里,将方便和温暖送给了每一个需要他的村民。
38.多吉 男 56岁,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 2005年全国劳模。参加完成西藏羊八井热田浅层热储资源勘查及评价工作。主持完成的该热田深部高温热储形成机制研究,填补了我国高温地热成因机制领域的空白,提出了变质核杂岩系中高温地热系统形成及热流体运移的新理论,确定了大陆非火山型高温热田新类型。
39.红线女 女 81岁,现任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红线女从艺多年,获众多政府奖励和国内国际艺术奖项,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1985年获联合国交响乐协会授予的“表演艺术奖”;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粤剧艺术大师、粤剧红派艺术创始人,对粤剧艺术事业具有卓越贡献。
40.许振超 男 59岁,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吊桥队长。2005年全国劳模。许振超所在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他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系列绝活。他带领振超团队先后8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出了震惊世界航运界的“振超效率”和名扬四海的“振超精神”。
41.达能太 男
52岁,内蒙古阿拉善阿左旗兽医站高级兽医师。2005年全国劳模。30年前,他是一个学历只有小学3年级的蒙古族牧民,凭着顽强的毅力、执著的追求精神,他成长为一个在动物中毒防治、毒草利用、畜牧兽医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和发明者。他研制的解毒散,开了阿拉善药物治疗动物中毒的先河,给千千万万深受毒草之苦的牧民带来福音。
42.达吾提·阿西木 男 57岁,中共党员,维吾尔族,新疆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吐格曼贝希村党支部书记, 2005年全国劳模。在大地震中痛失5位亲人后,他擦干眼泪,默记誓言,舍家忘我,带领村民重建家园。他带领群众开荒造田,如今,全村耕地面积从4000多亩增加到5460亩,人均耕地面积扩大到3.76亩。
43.何建明 男 54岁,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社长,作家,2005年全国劳模。他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在30年的创作中,何建明同志共创作了40部报告文学,是当代报告文学领域创作最勤奋、作品数量最多和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他不仅经常承担国家重大题材的创作任务,而且多次在国家出现危难时刻冲锋在前。
44.吴天来 男 50岁,百色市凌云县东和乡陇雅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利用陇雅村盛产锑矿和中药材金银花的优势,不仅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一道致富。同时,下大力气解决本村的水、电、路、学校等问题,先后垫付和无偿捐献13.7万多元,使41个自然屯通了公路。
45.吴仁宝 男 81岁,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党委书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1989年、1995年全国劳模。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创建了一个全国知名的富裕村庄。并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成为中国当代农民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46.吴运铎 男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 1951年,被授予特邀全国劳模称号。 抗战时期吴运铎带领职工自制枪弹,为提高部队火力作出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留有几十处弹片,仍以顽强毅力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47.吴登云 男 现新疆乌恰县政协副主席,人民医院院长。2000年全国劳模。40年来,他挽救过一批又一批危重病人生命,培养出一批批土生土长的柯尔克孜医生,创建了一座园林式医院,为当地的医疗事业发展、为边疆的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
48.宋文骢 男 78岁,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院士,198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载,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七、歼八、歼九、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七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
49.宋鱼水 女 38岁,北京市海淀区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200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宋鱼水独立办案11年来,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其中3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创造了一套适合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方法,成为审判前沿的优秀带头人。
50.张云泉
男 61岁,江苏省信访局巡视员。在群众信访领域作出突出贡献。2005年全国劳模。26年来,他工作在“清水衙门”,处理着“机关第一难”的事。每天听到的是骂声、哭声和埋怨声;做的是烦事、难事和窝囊事。平均每年接待上访群众2000余人次,拆阅处理人民来信2000余封。他理解群众,谅解群众,耐心做工作,平息事态,无怨无悔。
51.张成哲
男 76岁,原沈阳劳模物业公司经理,50年代技术革新大王、职工技协骨干,1979年、1989年全国劳模。他共搞成技术革新800余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18项,为国家创造和节约价值1000多万元。90年代张成哲发起成立“沈阳成哲群英实业总公司”,带领劳模进入市场经济,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52. 张秉贵 男 原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1959年全国劳模。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商业服务业的简单操作,被他升华为艺术境界,被喻为“燕京第九景”。张秉贵“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53.张桂梅 女 52岁,满族。原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现任华坪县女子中学校长。2000年全国劳模。她30多年如一日投入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超负荷工作,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教学方法,培养出大批品学兼优人才。孩子们亲切称她为“校园妈妈”。
54.张瑞敏 男 60岁,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确立了“名牌战略”,带领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25年来,海尔集团发展成为2008年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55.时白林 男 82岁,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离休干部。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文化部先进工作者,1991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一级作曲,在音乐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多部(首)音乐作品被录制成唱片、音带、像带、CD、VCD、DVD等在国内外发行,并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56. 时传祥
男 原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掏粪工人。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同志握着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也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
57.李双良
男 86岁,原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渣场顾问。1989年、1995年全国劳模。李双良带领治渣大军,经过6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把1000万立方米的大渣山改造成为一座大花园。实践中总结出了“以渣养渣、以渣治渣、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理冶金渣经验,在全国冶金系统推广。被人们称誉为“当代愚公”。
58.李平国 男 现任贵阳景云山业务部殡殓班班长,贵州省民政行业特有工种殡葬职业技能考评站遗体整容专业考评员。2000年全国劳模。30多年来,他通过学习创新,摸索出一套系统全面的化妆整容技术。为解决遗体转运中尸体防腐难题,他成功自制出尸体防腐剂,并无私地把化妆整容技术传授给学员。
59. 李 永 男 原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组司机长。1950年全国劳模。1950年底调铁路总工会。在抗美援朝中立集体一等功、集体大功3次。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是机车组成员中第一个跨出国门和第一个受到毛主席接见并与毛主席握手的人。
60. 李临庄 男 1936年出生,湖南国营第三三一厂任钻工,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被称为“铁人”式工人,从1955年至1983年的28年间,累计完成了102年的生产任务。 1958年实现20余项小改小革,提高的效率相当于3年的工作量;1974年,进行小改小革和运用优选法成果有36项。1980年以来,每年加工3万多个零件,钻60多万个孔,没有废品。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