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 劉維濤 徐雋 張爍 張洋 趙成
2021年12月17日10:54 來源:人民網
答卷,寫在億萬農民綻放的笑容裡
這是2019年9月3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新區新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鏡頭】
“東南風吹西北暖,那年你到咱家來,拔掉窮根把花栽,美得喲,沙漠變花海……”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讓福建與寧夏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佳話家喻戶曉。
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寧夏,調研對口幫扶工作,部署“吊庄移民”工程,創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發展的嶄新模式。
如今的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干沙灘”變成了“金沙灘”,綠樹成蔭、良田萬頃、經濟繁榮、百姓富裕。“滄海桑田”的變化,正是脫貧攻堅偉大斗爭的一個生動縮影。
【答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隻有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確保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黨創造性地提出並實施了精准扶貧方略,把精銳力量派到主戰場。一支支來自東部地區的幫扶力量奔忙在中西部脫貧一線,彰顯著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以昂揚斗志向貧困開戰。
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鄉村振興,6月1日起鄉村振興促進法施行,相關部門連續出台有關糧食安全、種業發展、農業現代化等改革措施……
《決議》指出,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推動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確保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熱議】
嬌艷欲滴的玫瑰、爭奇斗艷的馬蹄蓮競相綻放,雲南麗江市古城區開南街道花卉園區內,村民正忙著採摘、剪枝、包裝,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剛參加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集體學習,麗江市委常委、古城區委書記蘇武就來到這裡調研。“要讓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鄉村振興是新趕考之路上的‘必答題’。”蘇武表示,將繼續把群眾增收作為著力點,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抓手,多打造一些這樣的產業基地,讓老百姓的錢包更鼓,日子更紅火。
一連幾日暖陽,讓湖南省寧鄉市雙江口鎮槎梓橋村的金桂和黃菊愈加花香四溢。一個集奶牛養殖、牧草種植、賞花品奶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已初具規模。
寧鄉市委書記於新凡說,“鄉村振興為群眾,鄉村振興靠群眾。我們將持續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群眾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提供廣闊天地。”
地處四川西北部的丹巴縣曾是國家深度貧困縣,依靠優先發展全域旅游,加快發展特色農牧業實現高質量脫貧。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更加關注邊遠鄉鎮發展,更加注重沿河、半高山、高山協同發展,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