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紅色文物”有話說系列之四

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 一罐結晶的食鹽……它們這樣說【2】

2019年08月22日08: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罐食鹽見証魚水情誼

1928年紅四軍送給李尚發的一罐食鹽(圖片來自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紅米飯那個南瓜湯啰嘿啰嘿,挖野菜那個也當糧啰嘿啰嘿,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啰嘿啰嘿,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嘿啰嘿……”這首《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的歌謠,唱出了井岡山根據地軍民上下一心、共歷風雨的魚水情誼。珍藏於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一罐食鹽,是井岡山斗爭艱難歲月的歷史見証,也是井岡山根據地軍民為了革命的勝利同甘苦共命運的生動體現。

讓我們回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中國最為“寡淡”的地方——井岡山。為了扼殺中國革命的新生力量,國民黨除發動多次軍事進攻外,還對井岡山根據地軍民實行嚴酷的經濟封鎖。他們在上下山的所有通道設卡審查,嚴加封鎖鹽、藥等必需品,致使食鹽成為當時井岡山最匱乏的物資。因為缺鹽,根據地群眾常常出現眩暈、昏厥、身體浮腫等不良症狀﹔因為缺鹽,紅軍指戰員體質明顯下降,部隊戰斗力大幅削弱。鹽的問題讓整個根據地陷入了極大困境。

為了鹽,井岡山根據地軍民上下一心,患難與共。許多群眾從舌尖上省下鹽來,自發送給前線戰士。戰士們也常常將繳獲的食鹽分發給當地群眾。

1928年冬,井岡山上的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內熱鬧非凡,群眾們臉上洋溢著過年般的喜悅,原來是他們領到了紅軍在打土豪中繳獲的食鹽,鹽罐的主人——李尚發也分到了一份。但回到家與家人商議后,他決定將這罐珍貴的食鹽保存起來。因為他知道幾十裡外的井岡山前線正缺鹽,這些鹽不知何時就能派上用場,而且國民黨正在發動新一輪進攻,接下來的日子會更難熬,這些鹽說不定就是戰士們救命的物資……

面對當時的嚴峻形勢,紅軍主力決定向贛南、閩西開辟新的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則在國民黨瘋狂進攻下失守了。敵人竄進井岡山心腹地帶,見人就殺,見物就搶。李尚發擔心這罐珍貴的食鹽落入敵手,便將它密封好,埋在茨坪屋后的菜園,並做好標記。之后,李尚發帶著家人躲進了深山,一邊堅持戰斗,一邊等待紅軍歸來。

劫后余生的李尚發回到家中,默默守護著這罐食鹽。1959年,剛剛成立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正在征集文物,聞知消息的李尚發決定將它捐獻出來。同時,他還自發做起了茨坪革命舊址群的義務講解員,以切身經歷講述著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動人故事。

如今,這罐食鹽早已結晶,不能食用,但其中蘊藏的軍民情誼,驗証著那段崢嶸歲月人民軍隊的初心和軍民的魚水關系,訴說著井岡山這塊革命聖地上演過的犧牲與奉獻,苦難與榮光。

(資料來源: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責編:李源、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