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8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解說詞】
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孕育、滋養的國度。
翻讀她厚重的歷史,似乎每一頁,都在求索與抗爭、奮斗與崛起的交織輝映中堅韌前行,磅礡不息。
有人曾盛贊:凝視中國,如同欣賞一幅精心創作的畫卷,無論局部還是整體,總有著升騰不屈的氣勢。
30多年來,改革開放,使中國迅速成長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極大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
然而,粗放的發展方式,也伴生著巨大的風險與挑戰,積累了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經濟結構不合理,區域、城鄉發展失衡﹔7000萬人口渴望脫貧,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的承載已近極限。
新的歷史時期,中國,不僅要破解當下難題,更要著眼長遠,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努力實現一個現代化國家的長治久安。
放眼世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未消散,經濟增長持續乏力,全球治理困局凸顯。地區沖突、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甚囂塵上……
世界,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
中國,該如何走向未來?中國,怎麼辦?
這,是歷史之問,是人民之問,也是——時代之問!
【字幕】北京 人民大會堂
【解說詞】
中國的偉大變革,總是在直面問題中展開波瀾壯闊的畫卷。而歷史,透過一個個重要時刻,為其標注下鮮明的印記。
【字幕】北京 2012年11月15日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
【解說詞】
2012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的第二天,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再次鎖定全世界的目光。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這個重大的責任,就是對人民的責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解說詞】
這,是新一屆中央最高領導層的首次公開集體亮相。這,是一份滿載承諾的政治宣言。殷殷話語背后,一個驚艷世界的“中國故事”,正悄然萌動,徐徐開啟……
【字幕】北京 國家博物館
【解說詞】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幾輛中巴車緩緩駛入巍峨矗立的國家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率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正式提出了中國夢。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的期盼。
【解說詞】
飽含深情的夢想詮釋,點燃了中華兒女的澎湃激情,匯聚起萬眾同心的磅礡力量。有海外媒體稱,習近平定義的中國夢,重新喚醒一個國家的夢想能力,讓整個民族找到了未來感。
【字幕】深圳 蓮花山公園
【解說詞】
2012年12月8日,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20多天的習近平,在溫暖的深圳,開啟了他履新后的第一次國內調研。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鄧小平同志不愧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為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現在我們也看到了,黨中央做出的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們今后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
【解說詞】
75歲的陳開枝,1992年曾以廣東省委副秘書長的身份陪同鄧小平同志南方視察。整整20年后,他再次見証了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
【同期】陳開枝
一上來先跟群眾握手,握完手來這裡站好,過去給小平同志敬獻花籃。敬完花籃以后,就在這裡看深圳的變化發展,也跟我們做了交談,也了解了當年小平南巡的基本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就沿著這裡走過去,種一棵樹,也是小平同志當年種的高山榕。
【解說詞】
時隔20年,歷史經典瞬間的重現,看似巧合,卻意味深長。
離開深圳,習近平總書記又趕赴珠海、佛山和廣州。這,也正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視察時所走過的路線。
調研路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從廣東返回北京20天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的主題,就聚焦“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學習中明確指出,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的改革,是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在中國“往哪兒改”的問題上,不能有絲毫含糊。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