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生命,為祖國澎湃——追記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5】

2017年05月17日13:37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生命,為祖國澎湃——追記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

尾聲:不說再見

2017年1月1日,新年元旦,手術后第18天。

病房裡,黃大年手臂上插滿了管子。在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焦健的幫助下,黃大年認真收聽著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2016年,“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游星漢……

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提到科技攻關,黃大年顯得有些激動,他猛地深吸一口氣,用沙啞的聲音對焦健說:“國家對科技創新這麼重視……有了國家的決心……我們的技術馬上就要到了派上用場的時候……你們都要准備好,加油干啦……”

說完,一陣劇烈的咳嗽。

焦健忍著淚,直到出了病房的門他才哭出來。他看見了黃老師眼角含著淚光,他知道這個人沒有一時一刻不想著趕超前沿、不想著超越極限!

可他哪裡知道,這是黃老師去世前給他的最后一次教誨。

1月2日,黃大年開始發燒。

1月3日,高燒不止,伴隨著咳嗽。

1月4日傍晚,壞消息接踵而至。黃大年內臟出現大出血,轉氨酶升高、肝功能有衰竭傾向……

此時,萬裡之遙的英國,黃大年的女兒黃瀟也在分娩的疼痛中掙扎。

劇痛之后,伴著哇哇啼哭,黃大年的外孫降臨到這個世上。黃瀟虛弱地撫摸著兒子,心如刀絞,淚水止不住地流,腦海裡滿是婚禮上爸爸摟著她翩翩起舞時慈愛的眼神,她怎會想到那是父親與她的最后一舞。

“拍一張春倫的照片,趕緊發給我姑姑。”黃瀟用英語對丈夫說。

春倫,是黃大年為他的外孫起的中文名字:長春的春,倫敦的倫。黃大年曾說過,這是他最難忘、最喜歡的兩個城市……

“哥,哥,你快醒醒,瀟瀟生了,是個男孩……”妹妹黃玲拿著手機沖進重症監護室裡,把照片舉到黃大年眼前。

照片裡,小寶寶黃皮膚、黑頭發、圓臉蛋,眉眼之間,像極了黃大年的神韻。

“哥……哥……你看,春倫跟你有多像,你看看啊!”

此時,黃大年已失去了意識……

1月8日13時38分。正午的陽光照進重症監護室的窗櫺,黃大年永遠地休息了。

不說再見,黃大年沒有走,學生們耳邊響起他熟悉的聲音:

“要樹立遠大理想和家國情懷,做出得去、回得來的科學家。”

不說再見,黃大年沒有走,這片他熱愛的故土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熟悉的身影。

地質宮,507室。

於平、王郁涵,常常靜坐在黃大年的辦公室裡,仿佛在等待著出差回來的老師。

總有辦公室電話和手機鈴聲打擾這寧靜。在每一次來電點亮屏幕的時候,她們一次次地接起電話,告訴對方黃老師離去的消息……(新華社長春5月17日電 記者吳晶、陳聰、周立權、張建 參與採寫:王海鷹)

上一頁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