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6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四、提升全民科學教育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
18.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扎實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實施《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准》,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著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學習實踐能力,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意識和決策水平,提高城鎮勞動者和廣大農民的科學生產生活能力,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的提高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跨越提升,推動形成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強科技館、科技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動站等陣地和設施建設,推動優質科普資源開發開放。開展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教育,反對封建迷信和邪教,抵制愚昧落后。
19.提升國民教育水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積極推動全民閱讀,引導人們養成閱讀習慣。
20.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實施文藝創作精品工程,扶持優秀文化作品創作生產,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文化產品,繁榮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立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積極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維護好實現好群眾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提高文化綜合執法能力。
21.促進人民身心健康。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大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強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和健康科學知識,提倡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進全民健身活動,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