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6日07: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包容性商業
包容性商業以可持續的、具有商業價值的方式,幫助經濟金字塔低端的人群成為經濟生產中的消費者和生產者,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8、9、10、12、17)並構建重振活力和強化的全球伙伴關系(《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16,35—37段)。根據《G20領導人包容性商業倡議》,G20成立了全球包容性商業平台,將《G20包容性商業框架》納入國內發展政策。G20核可了《2016年G20包容性商業報告》。
G20將繼續創造條件,促進G20成員、非G20成員尤其是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公共部門、私營部門、研究機構間的學習、對話、經驗和良好實踐分享,開發有效務實的政策工具,為包容性商業發展創造良好生態環境,鼓勵推廣包容性商業並用其替代舊模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能源
在能源合作原則指導下,G20在能源可及性、清潔能源和能效等領域開展工作,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系列目標的落實提供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7、9、12、13﹔《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31、49段)。2015年,《G20能源可及性行動計劃:能源可及性自願合作》根據全球能源可及性目標,首先聚焦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2016年,這一工作擴展至亞太地區並將在未來延伸至其他地區。G20承諾將自願採取切實行動,實施系列政策,採取金融和技術手段,提升這些區域的能源可及性。2015年通過的“G20可再生能源開發自願選擇工具包”為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提供了自願選擇的工具。2016年《G20可再生能源自願行動計劃》致力於通過制定能源戰略,推動可再生能源運用,促進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利用領域投資的便利化,可持續地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根據2014年《G20能效行動計劃》,G20在2016年制定了《G20能效引領計劃》,致力於推動更多的能效合作,鼓勵G20成員根據自身需要和本國國情,積極開展能效項目,採取有關政策和措施,大力提高G20成員的能效水平。G20承諾逐步規范和取消低效的、鼓勵浪費的化石燃料補貼,同時向最貧困人口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
G20支持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願景,將繼續努力確保人人享有負擔得起、可靠、可持續的現代能源。G20將繼續落實《G20能源合作原則》,推動現代能源體系和抗風險的、透明的能源市場,加強在能源可及性、清潔能源和能效領域的合作,推動清潔能源等創新能源技術的投資。
貿易和投資
貿易和投資是推動包容增長的關鍵引擎(可持續發展目標8)。它們對於過去數十年的發展作出了關鍵貢獻,對消除國家間不平等(可持續發展目標10)和重振可持續發展全球伙伴關系具有關鍵作用。自金融危機以來,G20多次承諾抵制貿易保護主義,通過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強大和運轉良好的多邊貿易體系完善全球貿易治理,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努力實現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世貿組織巴厘島和內羅畢部長級會議的基礎上,G20致力於迅速落實巴厘島會議和內羅畢會議成果。為指導內羅畢會議后世貿組織以發展為核心的工作,並考慮到有關特殊和有區別的待遇規定不可或缺,G20重申其承諾,將優先推動多哈發展議程剩余議題談判。G20願與所有世貿組織成員一道,增強緊迫感,團結一致為世貿組織第十一次部長級會議及未來取得平衡、包容和透明的積極成果努力。G20注意到很多區域貿易協定中涉及的問題和G20工商界提到的議題,在當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符合各方利益,因此可成為世貿組織討論的合理議題,同時應確保其不損害與未來談判有關的各自立場,並且任何就此類議題發起多邊談判的決定必須由全部世貿組織成員所同意。G20承諾並號召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在2016年底前批准《貿易便利化協定》。為加強G20貿易和投資合作機制,G20將利用新設立的貿易和投資工作組,尋求促進全球貿易增長路徑並採取行動,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並支持幫助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的行動。為通過貿易和投資促發展,G20成員間應視需要開展更具針對性、更有協調的具體政策,如加強貿易融資的可用性,強化貿易相關技能開發和推動促貿援助倡議。
G20繼續致力於一個以規則為基礎、透明、非歧視、開放和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G20成員決心共同強化世貿組織。通過落實《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G20成員將率先垂范,降低貿易成本,促進貿易和投資政策協調、推動服務貿易、提高貿易融資、促進電子商務發展,並推動貿易和發展。G20將繼續支持面向發展中國家的促貿援助等機制,包括能力建設援助。為營造開放、透明和有益的全球投資政策環境,G20成員批准非約束性的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期望這些原則能促進在國家和國際政策制定的協同,為企業提供更高的預見性和確定性以支持其投資決策。
反腐敗
腐敗歷來被視為發展的障礙,它分散資源、阻礙增長、損害法治並危及國際金融穩定。《G20反腐敗行動計劃(2017—2018)》專注於通過G20附加價值為減少腐敗、腐敗資產返還、加強透明度以及減少非法資金流動(可持續發展目標16)作出貢獻。這包括加強反腐敗法律執行與合作,增加公共和私營部門廉潔和透明度,落實G20反腐敗原則,包括追逃追贓相關原則、拒絕避風港、強化國際合作打擊高風險領域腐敗等(《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20、25、30段)。
G20將加快落實反腐敗優先政策領域,繼續致力於大幅減少任何形式的腐敗和賄賂,提高法人、法律安排(包括信托)等在內的受益人所有權透明度。G20將致力於構建廉潔的商業環境,拒絕腐敗分子避風港。
國際金融架構
支持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強化國際金融架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自成立以來,G20就致力於推動國際金融架構改革,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改革。加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國際經濟和金融機構的發言權和參與度,與支持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緊密相連(可持續發展目標10)。G20也已採取措施加強全球金融體系韌性,同時保持其開放和整體架構以及有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網。G20已決心提升主權債務重組進程的有序性和可預見性,加強債務可持續機制並持續關注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穩定。(可持續發展目標17﹔《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103、105—107、109段)
G20支持創立更穩定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努力,將與有關國際金融機構在其相應授權內,共同有效回應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響應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需要。G20致力於一個強勁的、以份額為基礎的、資源充足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期待在2017年年會前完成第15次份額總檢查。G20同樣期待世界銀行集團根據商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落實股權審議。
增長戰略
G20增長戰略在諸多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可持續發展目標1、8、10﹔《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4、105段)可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要貢獻。通過這些戰略,G20旨在於2018年前將整體國內生產總值額外提升2%。這將產生正面外溢效應,在開放和融合的全球經濟中增加總需求,推動非G20經濟體增長。現有的增長議程推動全面落實G20增長戰略並進行監測,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確保實施相互支持的需求和供給政策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並減少下行風險,強化公共和私營部門高質量投資,採取集體和國別的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政策。這些都是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關鍵。
G20決心為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及共享繁榮創造條件。G20將確保包容增長和可持續發展議程相互支持,將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合作,幫助減輕潛在風險、增強合力、提升生產率。
氣候資金和綠色金融
氣候變化是當代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其負面影響削弱了所有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正如G20成員在《巴黎協定》框架下所作出的貢獻,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目標13)及其影響是G20優先工作。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再次號召及早落實《巴黎協定》,重申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就氣候資金作出的承諾和其他國家的聲明。G20協調人在廣州會議上一致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主席聲明,承諾將盡早簽署並實現《巴黎協定》早日生效。在維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自2012年開始G20氣候資金研究小組根據其職責使命,就如何有效提供和動員公共和私人資金以推動氣候適應和減緩行動展開討論。綠色金融有潛力發揮關鍵作用,動員私人投資以應對我們面臨的氣候和發展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G20氣候資金研究小組明確了G20在綠色金融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制定了供各國自願考慮的政策選項。
G20將繼續緊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推動《巴黎協定》及早生效和落實,鼓勵提供和動員更多資源應對氣候變化,鼓勵資金流向低溫室氣體排放和具有氣候韌性的發展。G20號召多邊開發銀行和發展融資機構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納入發展戰略,並鼓勵多邊開發銀行提交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計劃。G20將繼續研究並深化有關政策選項,增強金融體系籌集私人資本開展綠色投資的能力。
創新
由新理念、新工序、新技術、新生產方式和新業態等構成的創新是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創新也可確保增長的包容性。除經濟和商業影響外,創新有助於應對本地和全球社會與環境挑戰。刺激創新可成為推動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引擎(可持續發展目標8、9)。2016年,G20制定了創新增長藍圖,旨在加強創新、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將推動經濟增長和創新,彌合有關領域鴻溝,強化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措施(可持續發展目標17﹔《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114—124)。
G20成員鼓勵在廣大行為體和利益攸關方參與下增強各自國家創新體系的合力與合作,打造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G20將加強合作,營造促進合法取得科學技術的全球環境,推動在相互同意和自願的條件下促進知識分享,加強可持續發展領域創新良好實踐的交流。G20支持通過聯合國技術促進機制加強技術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G20同時強調開放貿易和投資機制對促進創新的重要性,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G20將致力於促進創新、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並特別關注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需要,以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
全球衛生
G20認識到衛生是維持社會經濟穩定的要素之一,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目標1、3、5﹔《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第77段)。強大和有韌性的衛生體系對應對當前和突發全球衛生挑戰至關重要,有助於建立高生產率的勞動力、穩定的社會保障網並最終建成一個繁榮的社會。傳染病爆發等衛生威脅可使衛生體系過載並外溢到其他領域,中斷經濟運行並阻礙可持續發展。2014年,G20領導人發表了針對埃博拉疫情的聲明,號召所有國家同G20一道動員資源,為應對傳染病威脅做好國家、區域和全球准備。2016年,G20成員圍繞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的行動進行了討論。
G20承諾支持國際社會採取的全面管控健康風險和危機的行動,包括從健康風險預防和早期識別到有效應對和康復行動,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有關行動以及《國際衛生條例》。G20將繼續支持就加強全球和國家衛生體系的可持續和創新融資採取國際行動。G20認為需要以完善、統一、協調的方式強化衛生體系,促進衛生服務的普遍覆蓋,為提高公共衛生水平、應對全球健康威脅奠定基礎。
加強G20可持續發展政策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G20作為領導人級別論壇,可以制定落實行動計劃所必需的、覆蓋所有政府部門的舉措。G20框架下所有相關工作機制和工作組通過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各自工作,能夠為落實行動計劃作出貢獻。G20將制定綜合舉措,使其工作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緊密融合,加強政策的一致性,為在三大領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盡可能地作出最大貢獻。
每個G20主席國將設定推進落實行動計劃的優先領域。G20協調人將同財政副手一道,發揮領導作用,為各工作機制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戰略指導,並保証各工作機制間的協調和對話。
發展工作組將繼續在自身優先領域發揮領導作用,支持協調人推動G20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開展,同其他工作機制加強配合,幫助其深化對自身重點工作的認識,以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有關成果。
發展工作組的具體職責已在附件A中列出。
問責和參與
G20將根據每屆主席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優先事項推動相關成果,同時對未來主席國設定或增加優先和重點議題保持靈活。
發展工作組將通過其現有的問責框架,每年發布年度工作報告,每3年發布全面責任報告。報告將重點關注G20可持續發展集體行動落實情況。每個相關的工作組或工作機制對自身工作推進情況負責,並通過G20問責機制和程序跟進落實情況。每個相關工作組或工作機制可與發展工作組分享行動進展信息,為發展工作組編制問責報告提供支持。G20確保建立一個連貫、合理、可信賴的問責機制,以支持發展工作組編制報告。
G20認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后續落實和評估工作應由聯合國主導,且2016年各國可能隻處於制定落實計劃的初步規劃階段。G20支持聯合國有關進程,承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在全球后續落實和評估過程中發揮的中心作用。G20成員的集體和國別行動將避免同聯合國框架下的報告形成重復。
G20將同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國際組織、民間社會、私營部門及其他相關組織深化合作伙伴關系,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伙伴關系,確保高效落實行動計劃。
國別行動和互學互鑒
在制定務實且富有雄心的集體行動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同時,G20成員還將率先垂范,自願分享各自正在落實、初步設想或已規劃完成的行動或進程。為促進G20成員之間及與其他國家之間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和良好實踐,G20成員在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領域分享各自國別行動和經驗:
●增強公眾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議程與新出現問題相關性的認識﹔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國家決策﹔
●讓多利益攸關方參與到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規劃制定過程中﹔
●建立橫向政策(打破部門藩籬)和縱向政策(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本土化”)的一致性﹔
●資金支持和能力建設﹔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后續落實與評估﹔
●提高在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過程中的風險適應能力﹔
●支持低收入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G20成員自願提交的國別行動已在附件B中列出。
※ ※ ※
附件A:加強G20的一致性和協調—發展工作組的職責(略)
附件B:G20成員國別行動(略)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06日 07 版)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