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扎實推進“五個一批”行動計劃,確保脫貧攻堅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堅持所有資金、項目、資源等都聚焦“四大片區”,聚焦當年計劃摘帽的貧困縣和貧困村、計劃脫貧的貧困戶,以“釘釘子”精神扎實推進“五個一批”行動計劃。一是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重點抓好畜禽、水產等特色產業發展,強化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人口既獲得土地入股分紅,又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同時加強教育培訓,確保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穩定就業。二是生態扶貧和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針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區和地質災害避險地區116萬貧困人口,重點是抓好規劃編制,注重與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相銜接,有序遷移到縣城和交通便利的鄉鎮及中心村,強化基本公共服務,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三是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針對已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重點是加大低保統籌力度,確保到2017年全面完成納入低保范圍的163.75萬貧困人口低保兜底工作,實現全省農村低保標准達到國家扶貧標准。完善社會保障救助體系,力爭到2017年農村“三無”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滿足率達到65%,2020年達到100%﹔實施貧困殘疾人康復工程,從今年起對殘疾人扶貧對象發放差額補助,使其年收入達到扶貧線標准。認真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四是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實施健康扶貧工程,重點是健全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提高大病保險金額,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重特大疾病貧困患者住院零支付﹔提高貧困地區醫療服務水平,完善基層首診、縣級負責危重救治、省市提供技術支撐的分級診療制度,加快培養以全科醫生為重點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確保到2020年95%以上的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就診。五是災后重建幫扶一批,把恢復重建與扶貧解困統籌起來,加快17萬災區貧困群眾脫貧奔康步伐。
五、以“三嚴三實”精神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以嚴的要求和實的作風,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我們提出,全省上下都要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帶著責任苦干實干、帶著感情拼搏奉獻,務必兌現庄嚴承諾。一是強化組織保障。省上和有扶貧任務的市、縣都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出台強化扶貧攻堅組織保証8條措施,對88個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逐一分析,把敢於攻堅克難、工作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充實進來,一並配強扶貧移民機構班子。同時,向11501個貧困村黨組織都選派了一名“第一書記”。二是調動各方力量。深化定點扶貧,做好24個中央國家機關以及包括省直部門、中央駐川單位、省內大中型骨干企業、高等院校等在內的249個單位對口幫扶,對接廣東、浙江對口四川藏區及珠海對口彝區開展扶貧協作﹔擴大社會扶貧,組織動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所聯系群眾投身扶貧開發,鼓勵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國企民企積極參與,引導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共同參與脫貧攻堅。三是嚴格考核問責。明確要求有扶貧任務的市(州)黨委、政府自覺擔當擔責,貧困縣黨委、政府承擔主體責任,縣委書記和縣長為第一責任人,層層壓緊責任。開展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突出脫貧成效、生態建設等指標,認真落實年度報告和督查制度,嚴格兌現獎懲,引導大家把主要精力聚焦到脫貧攻堅上來。2015年先后調整17名縣級黨政正職和321名不在狀態干部,從省直機關選派178名干部到“四大片區”工作,共召回撤換1062名駐村期間工作不勝任的“第一書記”。總的來講,就是要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確保堅決打贏這場硬仗,如期完成全省脫貧奔康任務。
![]() |
相關專題 |
· 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