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偉大創舉開新天

2015年09月25日15:39   來源:新疆日報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於闐”。1950年,新中國成立一周年國慶大典后,毛澤東接受全國各民族代表的獻禮,步柳亞子《浣溪沙》之韻,賦詩贊頌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

作為詩意形象的“於闐”,把人們的思緒帶到了歷史悠久、遼闊壯美的新疆。

這片佔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大美之地,自古生活著多民族中華兒女。新中國成立后,新疆各族人民融入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踏上了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征程。

1955年,中央決定,在新疆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一偉大創舉,奠定了新疆今日和諧穩定、團結進步的基礎,鑄就了各民族六十載風雨與共的榮耀和輝煌。

當家作主人

烏黑的眼睛,長長的小辮,頭戴小花帽,滿臉笑意……這幾年,熱汗古麗·依米爾標志性的形象廣為人知。這個年輕的新疆農家姑娘,幾年間實現了從“打工妹”到全國人大代表的完美蛻變。

2007年,阿克陶縣玉麥鄉阿瑪希村女孩熱汗古麗·依米爾不顧家人反對,報名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初高中畢業生赴內地務工隊伍,來到浙江省慈溪市做了一名紡織女工。吃苦耐勞、聰明伶俐的她,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漢語,半年間成長為車間主任助理,一年后又被廠家聘為新疆籍員工帶隊負責人。此后5年,熱汗古麗·依米爾先后組織家鄉1000余名青年到浙江務工,創出了新疆品牌。

熱汗古麗·依米爾的故事,慢慢傳出了阿克陶縣、傳出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2012年,自治區舉行“奮斗改變命運”典型事跡座談會,熱汗古麗·依米爾作為青年楷模,動情講述了自己的奮斗經歷,在全疆引起強烈反響。從此,這個外表瘦弱卻勇敢堅毅的新疆姑娘,向世人演繹了一出真實的“丑小鴨變身白天鵝”。

同年,一直懷著大學夢的熱汗古麗·依米爾被新疆職業大學錄取,專心學習漢語言翻譯。同時,她還當選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成為新疆代表團最年輕的一員,參加了2013年的全國兩會。

這兩年,熱汗古麗·依米爾的事跡在全疆乃至全國廣為人知,習近平總書記、俞正聲主席及張春賢書記都曾親切接見並勉勵她。現在,她真似“大明星”一樣忙碌:既要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到各處廣泛調研,為兩會做准備﹔還要為家鄉的發展奔走,聯系內地企業到阿克陶縣投資興業,解決鄉親們的就業增收問題﹔也要照顧家庭,和自由戀愛結合的新婚丈夫和睦相處……

“在新疆,每個人都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受益者。在舊社會,我一個女孩子不可能有選擇愛人、選擇事業的權利,不可能走出家門打工成為全國勞模,更不可能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回首短短幾年的奮斗歷程和成長變化,熱汗古麗·依米爾十分感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讓新疆各族人民當家作主人,真正實現民族平等、人人平等。

據統計,2014年,自治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名額共550名,有14個民族成分,其中少數民族代表佔66%。

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離不開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干部。多年來,中央、自治區始終重視少數民族干部的選拔和培養。

今年55歲的維吾爾族干部帕爾哈提·肉孜,18歲參加工作,一步步從小縣城供銷社干部成長為主政一方的領導干部。今年5月,他從和田地委委員、和田縣委書記任上被提拔為喀什地區行署專員。

“我的成長經歷充分體現了黨對少數民族干部的信任與培養。”帕爾哈提·肉孜說。

目前,新疆少數民族干部已近42萬人,佔全區干部總數的51%,與2009年相比增加了14%,是1955年自治區成立時的9倍。

共同繁榮發展

經過近30年的打拼而取得今天的成就,馬依爾江自己也不曾想過。

47歲的塔吉克族商人馬依爾江,生於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雖然祖輩曾有過輝煌的經商歷史,但馬依爾江小時候,家道中落的家族已經十分貧苦。

二十世紀80年代,十幾歲的馬依爾江抱著改變命運的理想,隻身一人走出高原,來到喀什市打拼。也許是與生俱來有著精於商道的基因,在改革開放春風剛剛吹到喀什的頭幾年,年紀輕輕的馬依爾江學到了豐富的經商技能,並且結識了不少外商。

1986年,不到20歲的馬依爾江用自己不多的積蓄從喀什買了5條地毯,回到家鄉塔什庫爾干賣給當地的外貿公司,賺取了第一桶金。1200元,在當時已是不小的數目。

同一年,憑著在喀什所學而練就的對外貿市場的高度敏感,馬依爾江把中國絲綢帶到巴基斯坦,以6倍的高利潤交易,賺了10萬元。這已是天文數字。

此后,一單單的進出口外貿生意讓馬依爾江的財富滾雪球般增長。如今,馬依爾江把國際貿易做到了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外擁有27家獨立法人公司,資產以億元計。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一個偏遠閉塞地區的窮孩子,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在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給了我們少數民族百姓同等的權利和地位,讓我們可以同所有同胞一樣共同繁榮發展。”在馬依爾江位於烏魯木齊市寬敞的辦公室裡,挂著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畫像,以表達對祖國的認同和感恩。

不僅如此,馬依爾江還以實際行動回報國家和社會。他已經連續20多年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幫助貧困大學生、支援貧困農牧民、捐款捐物支援各地災區、捐建學校醫院、慰問部隊官兵……這些年,他為公益事業投入款物超過億元,被譽為“帕米爾雄鷹”。

馬依爾江的同齡人,維吾爾族企業家熱迪力·阿布拉也有類似經歷。

僅用19年時間,熱迪力·阿布拉將2萬元創業資本壯大為年銷售額過億元的集團公司——阿爾曼清真食品工業集團。

這是一個在新疆幾乎家喻戶曉的本土商業品牌,不僅在全疆開了上千家超市,還生產了300多個品種的清真食品,備受各族群眾歡迎。2014年,阿爾曼又開啟了新戰略,以標准化生產新疆清真美食,打造連鎖清真快餐品牌。

回想起自己和企業的成長歷程,熱迪力·阿布拉表示,如果沒有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好政策,這些成就是不可能實現的。為此,他也熱心公益,在全疆捐建“阿爾曼小學”。

自治區對少數民族企業的支持由來已久,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我區民族貿易企業的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2010年7月,張春賢書記與自治區部分民貿企業負責人座談,勉勵企業家抓住機遇,做大做強企業﹔2012年6月,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下,自治區民貿商會獲批成立。經過幾年發展,新疆民貿企業生機勃勃。

據不完全統計,我區公司制少數民族企業目前超過兩萬家。自治區黨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優惠政策,幫助這些企業發展壯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