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中)在指揮反潛演練。楊運芳攝
這是中國海軍首次動用軍艦直接靠泊外國港口撤離中國同胞和外國人員。
2015年3月29日,處於一級戰備部署狀態的人民海軍臨沂艦第一次抵近也門亞丁港,港口附近炮聲隆隆,槍聲不斷,硝煙彌漫。
此后的9天時間,臨沂艦三進三出也門交戰區,將163名中國同胞以及13個國家269名人員安全護送至吉布提,圓滿完成撤離任務。
穿越戰火,毫發無損。臨沂艦是最早抵達也門交戰區執行撤離任務的外國軍艦。指揮臨沂艦撤離行動的是年輕的艦長高克。
“高克激情滿懷,胸中總懷一團火!”隨臨沂艦遠航221天的第十九批護航編隊政委夏平這樣評價:有靈氣,很硬氣,一身英雄氣!
撤僑行動,他沉著冷靜,率艦三進三出交戰區——
關鍵時刻劍出鞘
今年3月,也門內戰爆發。此時,在亞丁灣、索馬裡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軍艦共3艘,臨沂艦離也門最近。
護航途中,高克時刻關注著也門局勢的發展變化。同胞危險,他心急如焚,向編隊指揮所建議:請派我艦赴交戰區執行撤僑任務!
與此同時,指揮所火速向上級匯報有關情況,等待上級指示。
高克一邊搜集整理可供停靠的3個也門港口和其他3個國家4個港口的航道資料,一邊跟艦政委高景新一起,連夜組織人員制訂專項警戒、防御、特情處置等30余種方案預案。
當地時間3月29日12時許,提前3天抵達也門外海待機點的臨沂艦接到指揮所緊急命令:執行撤僑任務。臨沂艦從待機點北上,全速向也門亞丁港前進。
兵貴神速!13時46分,臨沂艦抵近也門亞丁港。狹窄的航道上,也門的一些武裝船隻來往穿梭,港口附近交戰雙方炮火聲不斷,嗆人的硝煙味扑面而來。危險無處不在,靠泊地前100米處,就是某國軍艦曾遭遇自殺式襲擊的泊位。
主機不停車,引水員不下艦,拖船不解纜,隨時准備應對不可預知的危險……面對從未有過的安全壓力,站在駕駛室,高克密切關注著周邊情況,沉著冷靜地指揮各方兵力行動。
碼頭上,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和水兵進行安全警戒,艦員們迅速開設人員隔離區、登記區、安檢區、登艦區,撤離工作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僅僅39分鐘,124名中外人員登艦完畢。隨后,他們被安全送往吉布堤。
此后,臨沂艦馬不停蹄,西進也門荷台達港,再赴亞丁港,連續執行撤離任務。
“這是一場堪稱完美的撤離行動。” 有關專家表示,臨沂艦作為各國軍艦中最早抵達交戰區撤離中外公民的軍艦,所開展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在國際上贏得廣泛贊譽。尤其是艦長高克率艦三進三出戰火區,組織指揮能力出色、眼光超前,展示了中國海軍指揮員的良好形象。
“艦長就是我們的主心骨!”採訪中,官兵不約而同地表達同一個觀點。在他們眼中,這位入伍16年、總是留著板寸頭的山東漢子,“時刻都在想著打仗的事。”
隻有把准備打仗的功夫下在平時,才能在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在高克的帶領下,訓練有素的 “80后”“90后”臨沂艦官兵,經受戰火硝煙的洗禮,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