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亞投行”一時之間成為國際熱詞。亞投行由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出訪東南亞時提出,在兩年之后的今天又突然“火”了,原因在於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趕著3月31日截止日期之前紛紛宣布加入。歐洲主要經濟體的加入,無疑為亞投行的資本擴大作出了貢獻,同時也為亞投行的治理提供更好的參照和監督。亞投行的影響力大幅提升。本月底,博鰲亞洲論壇將召開,習近平主席將參加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外界普遍預測,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戰略將成為熱點話題。
亞投行凸顯“中國向心力”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同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舉行會談時,宣布中方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習近平表示,為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方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願向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同域外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合作,相互補充,共同促進亞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在習近平主席提出亞投行籌建建議僅僅一年之后,2014年10月24日,亞洲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署了《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5年3月12日,英國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14日,澳大利亞宣布將在數周內決定是否加入亞投行﹔17日,法國、德國、意大利表示同意加入亞投行。據澳大利亞和韓國媒體報道,澳大利亞和韓國政府已透露將於本月底前就是否加入亞投行作出決定……
據估算,到申請成為創始成員國的截止日期,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會超過35個。無論是亞洲區域內國家,還是域外國家,對於加入亞投行,都表示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不僅體現了這次中國倡議符合這些國家的國家利益,而且表現出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更多話語權和主動權。
亞洲經濟發展的“中國方案”
2014年10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簽署儀式的各國代表。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中國以亞洲地區負責任的大國姿態提出了亞洲經濟發展的“中國方案”。“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中國經驗。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表示,“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很多都位於亞洲,亞投行將為其提供有利的貸款和融資保障,這將給沿線國家帶來更多的貿易和投資機會。
據亞洲開發銀行預計,到2020年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額將高達8萬億美元。據社科院專家估算,亞投行資本金1000億美金,通過金融杠杆放大5至10倍,意味著能撬動5000億到1萬億的資金支持規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指出,亞洲本是經濟發展非常有潛力的地區,但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會滯后,亞投行是為解決這個問題“量身定做”的中國方案,它能解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瓶頸問題,“基礎設施建設好了,亞洲會迎來又一次騰飛的機會”。
亞投行≠中國規則
本周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一帶一路”重大項目清單和實施方案或將首次亮相,這將無疑助力亞投行開展工作。西方媒體那些熱衷於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論調表示,這“預示著美國世紀的結束,亞洲世紀的開端”﹔“中國正在體驗自己的布雷頓森林時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龐中英認為,中國並不是通過“新亞行”,以及“一帶一路”來挑戰現存的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中國只是發起了亞投行的建設,充當了一次國際領導,這是一件好事,有利於增加中國的“軟實力“,而並不是挑戰現存的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如同許多有抱負的國家,中國確實想不僅是國際經濟規則的參加者、接受者和服從者,且想在制定國際規則時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是國際體系中國家的正常性格和行為。
另據本月22日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表示,亞投行將是高度精簡的機構,專業人員全球招聘。有志於報考的社會才俊可以注意留心招賢公告,說不定將會成為未來亞洲經濟變革中的一份子。
背景鏈接:
亞投行,全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中國首倡的區域性的、開放的多邊開發機構。總部將設在北京。按照多邊開發銀行的模式和規則運營,重點支持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注冊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500億美元左右。按照目前計劃,亞投行將在2015年年底投入運作。
(綜合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等報道)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