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07:32 來源:南方日報
沉香系列產品——莞香花茶。
第二屆全國香王大賽評委品聞香品。
廣東省沉香協會執行會長劉海燕切香上香爐。
廣東省沉香協會微信二維碼。
從“香中之冠”中脫穎而出的“香王”有何神秘之處?哪些人僅憑嗅覺和視覺就能判斷沉香產地?品香活動有哪些規矩儀式?這些疑問,現在都有了答案。
12月21日,有著“中國沉香文化第一展”之稱的2014中國(東莞·第五屆)國際沉香文化藝術博覽會(下稱“東莞香博會”)正式落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專家學者以及普通市民紛紛趕到現場,爭相一睹稀世頂級沉香真容。據統計,四天展期共吸引參會觀眾超過50萬人次。
近年來,看中沉香的珍稀以及收藏價值,大量投資涌入沉香領域,沉香價格水漲船高,然而遺憾的是,由於歷史變遷,香道曾一度在中國瀕臨失傳,沉香文化在中國斷層已有百余年,至今依然是一塊“短板”。值得欣慰的是,本次香博會上品香、斗香、香道表演、鑒賞等系列主題活動,正在不斷填補沉香文化的缺失,尤其是通過特色沉香產業項目與傳承莞香歷史文化相結合,並利用典型的商業產品銷售帶動莞香文化傳承和保護,為傳統沉香產業與文化資源的深度對接與融合開了先河。
1
揭秘
“香王”醇厚雄渾韻味悠長
作為本屆沉香博覽會的主題活動之一,第二屆全國香王大賽在廣東省沉香協會會館拉開序幕。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廣東省沉香協會常務副會長戴瑜提供的奇楠香品僅以一票微弱優勢獲得此屆大賽的“香王”稱號。
隻要親眼目睹了這塊“香王”的專家和市民,幾乎無人不嘖嘖稱贊。據介紹,這塊海南尖峰嶺的白奇楠,香味純正,油量多,品至高尚,獨稟靈氣而結,味極醇厚雄渾,韻味悠長持久。“這頂級香品,令人聞起來感覺行氣如虹,直貫百會,引氣下沉,整個身心都安靜下來。”一位行家說。
據香主戴瑜介紹,像這樣罕見的香王,如果要通過正常的市場流通渠道獲得並不容易,這首先在於收藏者一般是秘不示人,不到迫不得已更不會輕易出手,他也是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才得以收藏。實際上,這款香品本來是他一位做房地產朋友的,去年戴瑜就接觸了這塊香品,一直感興趣,不過因為朋友也是沉香收藏愛好者,不好奪人所愛。直到今年,這個朋友經濟上有些周轉困難,戴瑜便將這個非常頂級的香品轉手過來。
由廣東省沉香協會主辦的全國香王大賽,已成為薈萃頂級精華的高端性全國大賽,而每次過硬的評選結果都讓業界翹首期待:誰會是真正的“香王之王”?回顧上一屆的香王大賽,首屆“香王”也同樣璀璨奪目。
今年8月,“高端沉香國際巡回品鑒會北京站”期間舉辦的“2014全國年度香王大賽”,是廣東省沉香協會舉辦的全國首屆沉香界香王大賽。大賽前期,經過嚴格的海選和激烈的角逐,六件頂級沉香最終入圍。比賽開始,廣東省沉香協會執行會長劉海燕切香上香爐,將香材准備好,上爐燃香供評委品評。當大賽所有評委採用投票制投完票之后,1號沉香和6號沉香出現平票,各獲5票,賽事頓時出現緊張的局面,究竟1號和6號誰將是該屆大賽的香王?
據大賽細則規定,如果出現這樣的平票情況時,大賽評委會主席將行使一票的投票權。此時,1號和6號誰是香王,其命運就掌握在大賽評委主席張曉武先生手裡。最終,張曉武先生把具有決定性的一票投給了6號沉香,即廣東省沉香協會常務副會長蘇六河提供的“越南芽庄奇楠”,至此,首屆全國香王大賽的“香王”出爐。
會后,汕頭市沉香收藏協會會長鄭鵬建表示,蘇六河提供的奇楠香不僅材質非常好,時間夠長,更重要的是其香氣富有神韻,獲得“香王”稱號是當之無愧的。據悉,越南芽庄盛產高質量奇楠,但已絕跡百年,真正奇楠香存世不多,香王“越南芽庄奇楠”實屬珍稀品。
2
品香
最好是得“意”忘“形”
沉香的魅力,歸根結底在於其熏燒時散發出的獨特香氣。第二屆香王大賽甫一結束,趁著剛剛評定香王的興頭,中國名人名家品香會隨即開始。廣東省沉香協會首席顧問、香文化國際傳播大使張曉武,著名香學研究專家賈天明,首屆“香王”得主、高級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弟子蘇六河等名人名家,紛紛就品香展開探討。
事實上,品香活動由來已久,有很多規矩儀式。現場專家指出,品香應該重在精神文化層面的交流,達到自我自在,如中國古代文人的“香席”活動。“香席”講究的是“淨心契道、品評審美、勵志瀚文、調和身心”的“品香四德”,重在內在心靈的感化和精神世界的感悟,通過品香達到放鬆身心、去除煩惱的目的,其中形式大可隨性而為,儀式並不是一定要有。
然而,一些經濟較為富裕的香友還熱衷於收集使用古典精美的香器具,甚至在品香會中一定要用宣德爐來熏香。專家表示,精美絕倫的香器具固然可以作為品香環境中的裝飾點綴,增加韻味和視覺享受,但同樣並非品香必要。
專家特意指出,香友們還應注意選擇使用的香料。首先,應該盡量選擇純天然的宜人香料。香味生硬呆板的化工合成香料不僅聞久了會令人生膩,而且對人體具有相當大的危害﹔其次,香料要耐聞耐熏、富有韻味。許多草本、木本的香料初聞時十分好聞,但大多隻適合生聞、淺聞,加熱后會出現焦味,並不適宜熏,而且香味缺少變化和韻味,無法讓人凝神靜心,細細品味。
選擇香友是關鍵,尤其是在香友中選擇一名經驗豐富的人士作為“香主”。“香主”負責感受不同香品發香的方式和時機,以便在香味散發最為合適時傳遞到香友面前。同時,“香主”還要表達自己對品香的理解,以引出與香有關的話題,帶領各位香友進行交流。總之,“香主”不僅要具備豐富的香學知識和對所品香料有足夠的了解及感悟,還必須是一個能言善辯、才華橫溢的人。
眾位品香人士圍聚在一起,由香主把香傳遞給香友,香友依次品味香氣。此時可談及內心感受,如對香味的感覺認識和過往的經歷等。也可以將這些感悟留成墨寶,相互傳閱,相互饋贈。
品香會以香雅聚,名人名家可以聆聽清高雅致的琴音,品嘗優雅別致的香茶,欣賞美妙絕倫的香藝表演,在煙氣裊裊升起的同時,彼此從容逍遙地談天論地,無拘無束,或借聞香過程分享人生境遇,或借觀賞香藝表演思接千載。優雅的品香會有助香友放鬆身心,減輕壓力。
3
制香
挖掘精湛制香技術人才
沉香是上天的恩賜,每一塊都來之不易,真正的好香,不僅需要遇到真正懂香的“伯樂”,還需要遇到頂級的制香師,才能讓沉香的作用和功效發揮到極致。在電視劇《甄嬛傳》中,安陵容小主借精湛的制香技術在后宮翻雲覆雨。如何制“香”,已成了一門大學問。
所謂制香,就是用各種香材經加工而成的香制品,根據其制成后的形狀可分為線形、盤形、塔形等等。制成的香根據其用途又可分為品聞、熏房室、衣物或“願香”即禮佛敬神之用等。
時光流轉,現代的制香早已不復古時的風光,機器的制作代替了傳統手工的繁雜過程,制香簡化成為了機器上的開關按鍵,中國傳統的香文化幾乎流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近幾年,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蘇和沉香市場的興起,香席文化也被逐步的挖掘、傳承和弘揚。一名技藝精湛的制香師,不僅有著豐富的香品知識,能調制出溫馨恬靜、芬香飄渺的香品,還是源遠流長的中華香文化傳承者和發揚者,他們每一位都是沉香界的瑰寶。
廣東省沉香協會本著對制香師的尊重,以及對傳統沉香文化的弘揚,培養沉香行業新業態,挖掘擁有精湛制香技術的制香人才,首次舉辦第一屆全國十大制香師大賽。
比賽現場,悠揚的古箏樂聲中,一位身著漢服的女子,在香案前輕研細磨,點燃香爐中的香粉,香煙裊裊,香氣所到之處,清香襲人……一縷青煙,一室芳香,一份閑適,一份淡然。制香是一個系統工程,非常講究制作的工藝。
來自全國各地優秀制香師匯聚一堂,同台競技,現場觀眾也體驗了一場傳統制香工藝的視覺和嗅覺盛宴。最終,經過激烈的角逐,張帥真等10人摘獲“首屆全國十大制香師”稱號。
■產業盛會
香博會帶動社會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東莞香博會不僅是文化的盛宴,也是產業的盛會。據活動組委會統計,本屆香博會四天展期吸引參會觀眾多達50萬人次,成交金額達5億元人民幣。而前四屆香博會,總交易額累計超過12億元,協議金額3億元,項目簽約額約17億元,接待游客人次超過150萬。
香博會的帶動作用正持續發酵,其溢出效應對當地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引領作用。“寮步鎮政府全面加快了以莞香文化為核心的文化旅游產業建設。”黃鎮源說,在香博會的帶動下,寮步的投資吸引力不斷增強,近年來還引入社會資金,先后興建了香市動物園、香市影視城、沉香博物館等文化旅游景區,帶動了寮步文化旅游業的發展。
在寮步鎮黨委書記劉裕昌看來,“因地得名,因香傳世”的莞香,已經上升到關系當地轉型發展的高度。“傳承和弘揚莞香文化,以文化引領產業升級,是寮步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經過幾年的精心打造,寮步香博會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沉香專業展會,‘今年寮步香市’還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文化名城建設,寮步鎮通過深入挖潛、整合資源,大力推動以莞香文化為核心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特別是在前四屆香博會的有效帶動下,莞香文化品牌進一步打響,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劉裕昌說,莞香豐富的人文內涵承載著中國傳統香文化的深厚沉積,莞香近千年的對外貿易史更體現了東莞人民誠信奉獻、開拓創新的精神質量,希望通過莞香文化的傳播發展,將先輩們的美好精神質量傳承下去,助推塑造良好的城市精神面貌,為東莞的高水平崛起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沉香產業已經成為東莞新興的經濟增長點。東莞市副市長喻麗君表示,圍繞莞香文化,發展生態旅游、養生休閑、藝術創作等產業,有利於進一步滿足廣大市民追求健康和諧的生活需求,同時她也希望,更多鎮街能出台優惠政策,扶持莞香文化相關產業發展。
“打造集研發、生產、檢測、銷售、展覽於一體的‘中國香都’更是我們未來的主攻方向。”喻麗君說,莞香產業對拉動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東莞也非常希望更多企業一同參與莞香文化產業建設,共同做大做強莞香文化產業。
對市場反應最為敏銳的企業已經邁開了莞香文化產業化的步伐。據介紹,東莞香博會結束后,廣東省沉香協會計劃對位於寮步的廣東省沉香協會分館全面裝修,長期在這裡進行精品沉香的批發和銷售,將其打造成為“永不落幕的香博會”。
廣東省沉香協會執行會長劉海燕透露,該分館的打造是廣東省沉香協會探索專業沉香交易市場的第一步。隨著協會各項工作的推進,未來,協會還將陸續在廣州、北京、上海等地推出更多的專業市場和沉香產業園。
■方法論
“看、摸、聞、燒”判斷真偽
原料奇缺成為沉香產業發展最大的障礙,同時也造成市場上假貨橫行、行情紊亂。在本屆香博會的沉香拍賣環節,活動組委會就已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對所有拍品層層篩選從而杜絕“山寨貨”。
盡管如此,隻要掌握了一定辦法,沉香愛好者還是可以通過仔細辨別來降低上當受騙的風險。專家介紹說,要分辨真假沉香,主要可以通過“看、摸、聞、燒”四個步驟。
首先是看。香體上手后,要先看它的紋路,審視其油路是否清晰、色澤是否雷同,天然沉香不可能沒有瑕疵,色澤不可能均勻雷同,含油量分布不可能處處一樣。人造假沉香的油線分布含糊,色澤統一雷同,絕大部分都做成黑色。
其次是摸,依據手感對沉香真假做一個初步的判斷。沉香是脂、木混合體,其油脂含量要高於一般實木,所以質地相對偏軟,撫摸的手感不會如同實木一樣堅硬。上好的沉香油脂含量較高,手指輕推甚至會有膩手的感覺。沉香品質好壞主要是看密度,但是即便是上好的天然沉香,其密度一般也不會大於水密度的40%。所以如果手中的沉香如同金屬、石頭一樣沉手,就必須注意了。市場上常有用高壓壓制的“石頭沉”贗品,就是因密度大、質地硬而得名。
第三是在不加熱的條件下聞香。一般沉香在不加熱、不加濕的環境下,隻會散發出淡淡的香氣。惠安系沉香香味淡雅,若有若無﹔星洲系沉香香味稍微濃郁,聞著有厚重之感,但也不太突出。即使是略帶藥味的沉香,其香氣也是非常清淡的。隻有奇楠香味比較明顯,以甜味和涼味為主。但奇楠香味具有特殊的韻味,令人聞過難忘,很難做假。如果一塊沉香在常溫下也散發出非常刺激、突兀的香氣,那十有八九是經過加工的。另外,沉香的香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會刺鼻。一旦覺得沉香香氣刺鼻,或者帶有濃厚的藥味,那基本就是含有人工香精或者泡過人造香油的產品。
如果以上三個步驟還無法辨別真假,那還可以通過明火燒或者用電熏香爐加熱的辦法來判斷。好沉香在爐中熏烤的時候首先散發出沉香油脂中的香味,一定不會是木頭烤焦時的焦臭味。在長時間的熏烤后,油脂會慢慢耗盡,此時會出現沉香木烤焦的糊味。同樣,在遇到明火時沉香也不會先散發出木頭燒焦的味道。沉香在點燃時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接近明火的香體表面油脂產生沸騰,會有香體內部油點外冒的現象,香體在燃燒后會產生青白色的煙氣,同時散發出清新的香味。不同產區、品質的沉香燃燒后的香味各有差異,但都是柔和的、令人愉悅的香氣。
據了解,好的香體空氣滲透力極強,點一根大概可以覆蓋四五十平方米的地方。而假沉香是經不起火燒和加熱的,其香氣一半來自合成香精和酒精,燃燒和加熱后會產生令人作嘔的氣味,濃煙滾滾,煙霧散亂,有黑炭煙塵飄落,彌漫機油味。
文字統籌:郜小平
《沉香周刊》由南方日報社與廣東省沉香協會主辦
總指揮:張東明 王更輝 劉東曉總策劃:王垂林 劉海燕
總統籌:郎國華 陳志 譚仕龍 張翼飛
執 行:袁丁 陳麗芳 裴敏慧 郁石 劉艷輝
陳明環 鐘浩明 王瑜 潘航 郜小平
編輯統籌:李勁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