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05:24 來源:甘肅日報
失聯事件重創馬來西亞航空業
12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亞泗水朱安達國際機場,失聯客機乘客家屬為親人祈禱。 新華社發
2014年無疑是馬來西亞航空業“被詛咒”的一年。最新一起亞洲航空公司的飛機失聯,連同此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簡稱馬航)兩起空難,不僅給該國已在谷底掙扎的航空業雪上加霜,更是對寄希望於以旅游、航空帶動經濟轉型的馬來西亞形成巨大沖擊。
連續六年被評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亞洲航空公司自2001年運營以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亞航印尼公司(以下簡稱印尼亞航)一架飛往新加坡的Z8501航班28日早晨與交通控制中心失去聯絡,據印尼交通部官員稱,失聯的亞航客機上或載162人。
業內人士認為,能否渡過此次難關,關鍵看最終失聯原因的調查結果是否涉及安全問題,以及亞航自身的公關能力。但亞航預計於2015年1月發布的東盟通產品,或將因此而暫時擱淺。
一年三次空難,外界對馬來西亞航空業的信心幾乎崩潰。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從吉隆波飛往北京途中失聯,機上共239人,大規模的搜索行動至今仍未發現該飛機任何蹤跡﹔7月17日,馬航MH17航班墜毀於烏俄邊境烏克蘭東部地區,機上298人全部遇難。三起空難的原因至今都是謎團。
然而,市場沒有同情心。周一亞航股價開盤大幅走低一度接近13%。美國民航機票信息網站創始人喬治·霍比爾曾指出,市場上並不需要那麼多航空運營商,那些無力盈利,難以理順管理機制的運營商本身就應該倒閉,往往正是這些運營商在安全問題上出問題。因失聯和墜機虧損累累的馬航,選擇在上市滿29周年,即本月15日正式退市,之后將展開一系列重組計劃。截至退市,馬航股價今年共下跌14.8%。
“出事”的航空公司不僅需要向乘客支付高額賠償,並積極進行事故調查﹔長期來看,這些航空公司需要消除消費者對該品牌安全性的擔憂,挽回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對此,馬來西亞航空業需要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不僅如此,以航空業作為戰略產業的馬來西亞經濟將受到重挫,以發展航空業作為經濟轉型支撐點的發展計劃也將受到沖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馬來西亞開始謀求以旅游、酒店、貿易為主導的經濟轉型。航空業在馬來西亞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過去十年,馬來西亞航空業強勢增長,乘客人數增長創造了非常高的紀錄。過去五年間的客流增長比東亞、南亞乃至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都高。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於2010年正式提出經濟轉型計劃,以試圖將金融、旅游等服務業打造成該國經濟增長支柱。
然而猶如中了“魔咒”一般頻發的空難可能將這一切都化成泡影。空難對人們的心理沖擊非常大,重建各界對馬來西亞航空業的信心過程漫長而充滿挑戰,頻頻變故之后,曾經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的馬來西亞航空業,正在艱難中走向2015年。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來源:甘肅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