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居家養老探索“社區照顧”模式

2014年12月30日03:56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居家養老探索“社區照顧”模式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雅琴 通訊員/葉瑞玲 楊冰珊)給老人送餐,還給老人提供文化娛樂服務,近日,東莞市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新增石排鎮福隆、向西、沙角、黃家坣四個村,整合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資源,積極探索農村養老的“社區照顧”模式。

  專業護工團隊為老人服務

  項目共由1名經驗豐富社工、3名富有基層工作經驗的服務人員及29名本土戶籍40-50歲護工以及多名專業人士組成服務團隊。團隊將參與老人關懷探訪、構建社區支持網絡,結合義工資源,為老人提供包括探訪、送餐、文化娛樂等多種服務。

  為能盡快給這一批社區老人提供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在石排鎮社會事務辦和福隆等四村村委會積極協助下,從本村中選拔而來的29位40-50歲、符合有相關工作經驗、有愛心等要求的“准護工”已正式上崗。

  “當服務對象出現流血狀況該如何處理?”在正式上崗前,結合居家養老服務需要,大眾社工機構為29位待崗護工安排了為期4天共24學時的崗前培訓,培訓主題包括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及流程、居家服務技巧與入戶實操、康復知識培訓、急救知識培訓等。四天的培訓安排有效幫助護工們快速掌握基本服務技巧,以專業素質為社區老人提供服務。雖然絕大多數待崗護工都有照顧老人的經驗,但是對於培訓的內容,還是讓護工們“大開眼界”。

  經過嚴格的培訓考核,29名准護工獲得“持証”上崗,成為正式的“居家養老”護工。

  搭平台提升長者幸福指數

  據悉,大眾社工在石排鎮赤坎村和埔心村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已有一年多的時間,為石排赤坎村居家養老服務對象提供居家清潔、居家探訪、長者活動等服務累計4432人次,服務時數達到7219.5小時,居家養老服務開展,促使社區養老服務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項目負責人洪智雄說,此前,社工也在進行一些嘗試,包括融合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服務資源,積極探索農村養老的“社區照顧”模式,一方面減少政府財政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提升社工機構承接長者居家養老服務的水平,整合社區資源,搭建長者服務共享平台,提升社區長者幸福指數。

  洪智雄介紹說,很多社區都有居家養老服務點,但與綜合服務中心功能是“平行線”。以石排鎮赤坎村為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后,一方面,為赤坎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所推行的社區餐廳就餐服務中的送餐服務解決了人手問題,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帶來更大的便利,使送餐服務常規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幫助赤坎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社區養老服務從“定點服務”輻射到社區大多數長者家庭的“入戶服務”,尤其是增強那些行動不便、獨居的長者的社區社交能力,部分長者在中心社工和護工的聯合努力下,從足不出戶慢慢轉變為社區中心長者服務的“常客”。

(來源:南方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