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銀行業估值或有50%以上修復空間

2014年12月25日04:02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銀行業估值或有50%以上修復空間

  市場傳言即將取消存貸比考核,對降准的預期在坊間也日益強烈,這樣的消息在近一周來再次帶動銀行股大漲。記者發現,從12月開始,銀行股多次飆升,包括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銀行股漲幅超過20%,其中民生銀行漲幅近三成。

  12月多家銀行漲幅超20%

  近日,坊間盛傳存貸比計算口徑有望再次調整,又傳降准及央行續做MLF。這樣的消息隨即帶動銀行股全線飆升。

  記者發現,從12月開始,銀行股多次飆升,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等眾多銀行相繼漲停。近一周來,包括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銀行股漲幅超過20%,其中民生銀行漲幅近三成。

  近日,《商業銀行法》的修改建議方案上報,坊間盛傳該方案或涉及取消存貸比考核。不少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預計,在《商業銀行法》的修改建議方案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的修改法律程序的過渡期間,相關部門有望再次調整存貸比的計算口徑。

  但記者從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三家國有大行深圳分行相關人士處了解到,這些銀行並未收到調整存貸比指標的通知。

  工商銀行深圳分行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存貸比是監管層控制銀行流動性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也是銀行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對所有的銀行選擇同一個存貸比指標無疑不利於銀行的發展。“現階段取消存貸比為時尚早,但估計會調整存貸比的計算口徑,存貸比調整有利於釋放更多流動性。”

  針對降准傳聞,此前渣打銀行在一份四季度的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報告裡指出,通縮壓力和營業額下滑已開始對中小企業盈利產生負面影響﹔信用指數和預期指數雙雙下滑,預示四季度經濟增長將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中小企業經營也將持續承壓。

  針對這個令人擔憂的數據和結論,渣打銀行華南區行政總裁方潔鈴分析認為:“企業用工指數已有所下降,這表明中國經濟持續疲弱正逐步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這一點尤其需要引起關注,因為直接影響到就業,而就業狀況可能是決策層考慮出台寬鬆經濟政策的決定性因素。”

  渣打銀行上述報告指出,若要在春節前資金面保持平穩,市場急需政策的呵護,央行或通過降准投放資金。

  另有消息稱,央行近日已對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進行續做,並對數家銀行進行SLO(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操作。雖然消息沒有獲央行証實,但市場對流動性十分樂觀。

  華泰証券金融銀行業研究員羅毅表示,從政策面來看,金融改革步伐的加速打開了銀行的空間。“近期后續利好政策預期進一步增強,市場對降准的預期加大,從而對銀行形成刺激。另外,利好銀行基本面的存貸比、信貸資產証券化備案制等也在積極醞釀中。”

  銀行股這一輪估值修復被看好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業估值修復是銀行股大漲的主要原因,而銀行股估值修復的過程並沒有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內估值修復帶來的上漲還將持續。

  事實上,降息以來銀行股已積累了很大漲幅,並且仍保持相對強勢。民生証券表示,降息周期開啟,市場對經濟企穩的預期改善,有利於板塊估值修復。

  光大証券表示,2015年開始,銀行業將進入有毒資產出清階段,銀行股近年低估值的根源將得到緩解,行業迎來拐點性投資機會。

  華泰証券金融銀行業研究員羅毅表示,銀行股趨勢已確立。“我們今年4月開始推薦銀行股,在降息、存款保險制度和12月9日市場回調電話會議的時候一直堅定看好銀行股的這一輪估值修復。”

  羅毅從三方面分析了近日銀行股原地復活的原因。“政策面看,金融改革加速,利好或將接踵而至﹔估值面看,沉寂多年的修復剛剛啟動,至少還有50%以上的空間﹔資金面看,仍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進場”。

  “美國銀行平均市淨率1.5倍,好的銀行在3倍甚至4倍以上,PE平均在17倍,而我國銀行盈利能力很強,ROE20%,是美國銀行業平均的2倍,但是估值還只是在1倍市淨率,6倍市盈率。”羅毅說,“中國銀行股的表現應該比國外要好,空間還很大,至少應有50%以上的修復,很多優秀的商業銀行也將在未來跑出超額收益”。

  從資金面來看,仍有源源不斷的銀行和散戶資金在進場。羅毅說:“這意味著市場熱情剛剛開始。”

  事實上,近日的金融股全線飆升,除了銀行股,龍頭券商股、保險股近日漲幅也很明顯,其中,保險股彈性十足。

  羅毅指出,保險是典型的負債經營行業,杠杆高達10倍。隨著投資渠道全面放開,險資收益率不斷提升,在高杠杆的撬動下,保險股充分受益﹔其次,險資體量大,目前4家上市險企投資資產規模約5萬億,其中10%配置權益類,即5000億元,投資收益率每上升10%,盈利就增加500億元。

  “事實上,無論是保費增速和產品結構優化,還是監管環境和投資環境,國內上市險企均具一定優勢,沒有道理不給合理估值。”羅毅如是說。南方日報記者 譚冰梅

(來源:南方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