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04:35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訊 (記者/林涌浩)惠州港荃灣港區將新建一座7萬噸級通用散雜貨碼頭,項目建成后可彌補惠州港散雜貨吞吐量比重較低的短板,提高港口服務水平和競爭力。17日,惠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就該項目在大亞灣區官網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有利於優化港口產業結構
據了解,惠州港荃灣港區7萬噸級通用散雜貨碼頭工程擬建設於大亞灣荃灣半島東部的黃貓洲島附近水域,北臨金門塘村,項目建設單位為惠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擬建設兩個7萬噸級散雜貨泊位(水工結構按停靠15萬噸級船舶設計),吞吐量620萬噸/年。該項目建設立足於落實《惠州港總體規劃》的要求,完善荃灣港區的功能布局,提升惠州港的競爭力,實現億噸大港的需要,推動環大亞灣經濟區的發展。
據惠州市港務局總工程師庄燁介紹,目前惠州港吞吐能力超過1億噸,2013年實際吞吐量8035萬噸,然而其中約8成吞吐量為供大亞灣石化產業生產使用的石化產品,港口對地方經濟的引擎帶動作用有限。7萬噸級通用散雜貨碼頭工程建成之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惠州港產業結構,彌補惠州港散雜貨吞吐量佔比較低的現狀,促進港區糧食、鋼鐵等散雜貨的物流運輸、倉儲貿易發展,提高港口的綜合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目前該項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准備立項。
項目用海對海洋環境影響可控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示材料,該項目的主要施工內容有陸域形成、碼頭護岸施工及港池的疏浚。陸域形成擬採用吹填疏浚土然后堆載預壓排水固結的方案﹔碼頭及護岸施工擬採用抓斗式挖泥船進行開挖,清除淤泥后,安裝沉箱及拋石形成﹔項目港池疏浚擬採用1艘絞吸船和1艘耙吸船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項目建設雖然會對項目功能區的海洋環境和通航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隻要業主單位落實本報告書、通航安全論証及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對策措施和保護措施,項目用海對海洋環境和通航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項目用海符合《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對項目所在海域功能的定位,符合海洋功能區的管理要求,能夠滿足《廣東省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水質目標要求,符合《廣東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劃(2006-2015)》的要求。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