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把海陸豐比作雷公是褒是貶?

2014年12月17日04:13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把海陸豐比作雷公是褒是貶?

請掃二維碼發表您的見解、參加討論

  “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這句話是指當地民風彪悍,還是指當地人強悍堅忍?前段時間,“南方論壇”微信公眾號的一條微信被點擊超過15萬次,內容是一名來自海陸豐地區的網友呼吁“為‘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正名”。多名網友在南方論壇上發帖,從歷史由來、時代變遷等角度一一厘清這句話的含義,認為它已被嚴重曲解。

  “雷公是海陸豐人的神靈崇拜”

  海豐、陸豐所屬的汕尾文化底蘊深厚,是潮汕文化、閩南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會地,多元而兼容。

  “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何時開始被引為貶義,目前無証可考。廣為流傳的說法是,上世紀80年代,某媒體的一篇報道引用了這句俗語。有網友認為,正是這句話最早引發了不了解海陸豐歷史者的誤解。

  這句話的真實含義究竟是什麼?有網友引經據典:從歷史上看,海陸豐一帶資源不算豐富,舊時人相信因果報應,在海陸豐人看來,“雷公神”是宣揚善德、揚善抑惡的化身。舊時的海陸豐人遭遇不公時,寄希望於雷公神為其主持公道,相信雷公神會使惡行者受到懲罰。每遇打雷,很多人會認為,這是雷公對惡行者發出警告,如惡行者不停止作惡,雷公神會根據天條處罰他。

  海豐縣政協文史委委員、海豐縣楹聯學會會長吳福欽說,當地在明朝就有雷公廟,雷公是海陸豐人的神靈崇拜。

  吳福欽說,“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形容海陸豐人團結、義氣、強悍的性格,又兼有達觀、自強、堅忍。這句話的出處有幾種說法。

  一說始於明代。南方網網友“海陸”是海豐一家本地網站的負責人,他稱,當地相傳,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東南沿海,海陸豐幾千名漁民直達碣石灣參加前線戰斗,由於習水性熟環境,大獲全勝。自此一戰,海陸豐“如一聲春雷,一響天下知”,“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的說法也不脛而走。

  一說始於彭湃帶領農民鬧革命。吳福欽說,彭湃留學回到海豐以后,領導海陸豐農民運動,開銀行、農民看病免診費。為了褒揚海陸豐人民敢為人先的革命熱情,便有了“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這句話。

  “不必糾纏‘天上雷公’的褒貶義”

  1922年,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在海豐建立了第一個農會——“六人農會”。后來海豐縣總農會成立,農會會員達25萬之眾,佔全縣總人口的65%。海陸豐農民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早期農民運動之一。

  因此,海陸豐人的注解是:外地人說海陸豐人凶悍,海陸豐人自認為雷公是行善懲惡的代表,比喻敢於抗爭、不畏強暴。

  當地人說,海陸豐人確實把雷公當成正義的代表,直到現在罵人時,還會說“你要被雷公劈死”。

  南方網網友“海魂”在汕尾某媒體工作。他說:“沒必要去糾纏‘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的褒貶義。哪裡都有好人壞人,都是好人比壞人多。對待海陸豐人,隻要你不存偏見、不抹黑海陸豐,海陸豐人會把你當朋友,會熱情款待你。”

  在有些人看來,近些年海陸豐地區出過一些負面新聞,因此在一些人眼中被標簽化,這些負面印象愈傳愈遠。

  網友“海魂”鼓勵心中些許憤怒的海陸豐人:要自信、自強,不要因為人家看不起你、對你有偏見就很不舒服。隻要安分守己,不管是哪裡人,都不會被人家看不起。我們沒必要去糾纏“天上雷公”的褒貶義,隻把它當成一個綽號,笑笑而已。假如有人當面說海陸豐人壞,你就反問他“我壞嗎”?

  在他看來,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一些不法行為仍是小部分人的行為,不能代表海陸豐人民的形象,不能以偏概全。

  南方日報記者 張學斌

  實習生 蔡麗旋

(來源:南方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