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愛好和平的日本人,必須站出來”

2014年11月22日06:52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愛好和平的日本人,必須站出來”

  “告訴日本國歷史真相、敦促日本政府正視侵略歷史”,這是讓高實康稔20年堅守長崎和平資料館的不變信念。

相關視頻請掃描二維碼

  每天,日本長崎市著名的原爆資料館參觀者絡繹不絕﹔每年,不下40萬人到此紀念被原子彈奪走的生命。

  同樣在長崎,原爆館不遠的狹小巷子裡,還有一個“和平資料館”。不同的是,這個館展示日本軍國主義歷史和日軍的侵略暴行,每天隻有十幾人到訪。在此堅守20年的長崎大學教授高實康稔先生說,他和資料館的使命,就是告訴日本青年本國歷史的另一面,敦促日本政府真正的反省。

  一個突兀的存在:

  展示日本侵略歷史

  長崎市“和平資料館”,是一座舊式兩層小樓。走進大門,一樓布置一覽無余。左邊是高實先生堆滿資料的舊書桌,其他地方全成了展區,通往二樓的樓梯牆上也挂滿展板。

  資料館正中牆上,挂著岡正治的照片。岡正治曾是日本海軍下士,戰后他以議員身份,為在原子彈爆炸中死傷的朝鮮和中國勞工奔走呼吁。日本曾強擄約4萬名中國勞工,到日本從事高強度勞動,其中長崎縣有1000多人。原子彈爆炸時,32名中國勞工不幸喪生。

  “岡正治后半生都在反省贖罪,他也因此遭到軍國主義分子的圍攻,臉上留下一塊終生難除的傷疤。”高實康稔說:“1994年岡正治去世,為了紀念他,我們建成這家資料館。”館裡收集和展示內容早已超越日本強擄勞工,擴大到反思日本軍國主義歷史及其侵略戰爭的責任上來。

  從一樓到二樓,高實康稔以時間為序,為記者解說10多個展區,詳述日本軍國主義興起、發動侵略戰爭、制造反人類暴行、日本投降及戰爭責任問題,其中涉及侵華戰爭中的731部隊、東北萬人坑、南京大屠殺、無差別轟炸、慰安婦等板塊。

  “這名士兵說,自己也是有情有義的人,只是無法忍受中國這個‘劣等民族’,是含淚殺死中國人的……”高實康稔說,正是日本軍國主義向國民灌輸“反抗大和民族是不可饒恕的”“必須把中國人殺光”,把普通的青年、學生、工人、農夫都變成戰場上的魔鬼。

  “南京大屠殺是史學界公認的,但日本至今都有人否認,根源在日本沒有徹底反省並根除軍國主義。”高實康稔坦言,這導致如今亞洲慰安婦、被擄勞工賠償等問題得不到解決。

  戰后,在長崎、廣島等地,日本政府反復強化遭受原子彈爆炸的歷史,而對日本作為戰爭侵略者、加害者的角色諱莫如深,這絕不是正視歷史的態度。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和平資料館顯得突兀、另類。這些年,高實康稔和資料館不斷遭到日本右翼勢力的抗議,當地民眾也極少知道該館的存在,這不能不說是一座追求和平的城市的遺憾。

  一個急迫的使命:

  敦促日本盡快反省

  對於和平資料館的現實處境,高實康稔十分清楚。“每年到館裡參觀的人數不及原爆館的百分之一。日本中小學都有修學游,可公辦學校幾乎沒來過。”

  “每年新增加3000多人知道歷史的真相,這才是重要的。那些來過的青年留下大量感想,又給我巨大動力。”高實康稔找出一堆留言簿。

  “為什麼我們總是和鄰國鬧矛盾,搞摩擦?為什麼有人老是告訴我們‘中國人不好’? 下轉3版

  上接1版 為什麼教科書也不告訴我們真相?到這兒參觀之后,我找到了原因。”一名叫浦亞由美的高中生這樣寫道。

  “到這兒參觀后,我又去了中國,才知道原來我們曾是加害者,我們對歷史的反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長崎高中生岩崎航如此感慨。

  紀念館一樓牆上挂滿千紙鶴,還有很多留言、條幅,都是前來參觀的中學師生留下的,他們借此表達反對戰爭、祈念和平的心願。

  “日本政府的歷史教育是選擇性的,一味宣傳作為受害者的存在,出於本國利益在反核武上旗幟鮮明,但沒有反思侵略歷史的誠意。”盡管步履維艱,可高實康稔有著繼續堅守下去的理由:“日本的歷史教育是片面的,隻讓國民記住遭受原子彈爆炸的殘酷,而對曾為戰爭加害者的角色根本不提。這是一種欺騙,絕不是正視歷史的態度,也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在日本,盡管不願反省歷史、逃避戰爭罪責的一面,在政府主導下被強化了,但不少像高實康稔這樣的有識之士,像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中的男孩一樣,勇敢指出當政者謬誤,引導社會走向正確的歷史認知之路。

  “我和資料館當下一個急迫而正當的使命,就是告訴日本國民尤其是青年,日本曾發動侵略戰爭,給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敦促日本政府正視歷史、反省歷史。”高實康稔堅定地表示。

  一位倔強的老人:

  用事實反擊右翼勢力

  高實康稔頭發花白而卷曲,留著堅硬灰白的胡須,身體顯得瘦弱,但目光堅定。連續兩個多小時的採訪,大病初愈的老人沒喝一口水。

  赴日本前,記者請中國駐長崎總領事李文亮先生聯系高實教授,當時老先生正患病在床,但聽說南京的媒體要來訪問,他當即表示,“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就一定要接受你們的採訪。”

  置身和平資料館中,記者強烈地感受到,高實康稔先生為維護和傳播歷史真相、促進中日民間交流和和解所付出的艱辛和堅持。他自費組織長崎日中友好希望之翼訪問團,連續10多年到訪南京,捐獻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相關史料,悼念被侵華日軍在南京屠殺的中國人。

  2003年中國強擄勞工后人到日本打官司,高實康稔為他們提供大量幫助,爭取長崎地方法院承認日本政府“非法”強擄中國勞工的事實。

  面對日本右翼勢力否定歷史的叫囂,高實康稔予以堅決反擊。“和平資料館‘接待’過不少對我們質疑和抗議的,主要集中在展出的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內容。我們是歷史研究者,搜集証據,尤其是日本官方檔案、日軍戰報等內容,用事實駁斥他們。”

  2012年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在接待南京代表團時,公然發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這是謊言謬論,我把日本國內出版的三本《不許可寫真》畫冊寄給河村隆之,讓他好好看看當年戰爭參與者的親歷。這個家伙都沒敢給我回音。”高實康稔笑著說。

  高實康稔說,近年來,安倍內閣在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解禁自衛權等問題上漸行漸遠,引發中日對立,在國內媒體有選擇性地煽動下,日本社會出現對中國不信任、對中國人不友好的苗頭,軍國主義抬頭,有把日本青年重新推向戰場的危險。作為一名愛好和平的日本人,必須站出來,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

  新華報業全媒體報道組

  文字 陳炳山 於英杰

  攝影 余 萍 視頻 丁 峰

  (本文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南京晨報、江南時報、中國江蘇網、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網等同步推出。)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