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07:51 來源:光明日報
——江蘇師范大學開展經典誦讀骨干教師培訓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日前,在江蘇師范大學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干教師“經典誦讀教育培訓”匯報演出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46名中小學教師齊聲高誦《禮記·學記》,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江蘇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徐放鳴說:“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啟迪人心、久經歷史考驗的教科書,學校已連續5年組織‘經典誦讀骨干教師培訓’,就是要把有價值的文化經典灌注到教師心中。”
育人從經典誦讀開始
從語言文字的運用到標准普通話的發音,從中國古典詩詞的欣賞到聲情並茂地誦讀,從解讀經典文學到中小學經典詩文的教學建議……為期八天的培訓中,老師們沉浸在誦讀經典文化的樂趣中。
來自曲阜實驗小學的孔為峰老師是一位已參加工作20余年的老教師,他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身份——孔子的第76世孫。談到培訓后的感受,孔為峰說:“育人就要從誦讀經典開始,要想讓經典感染學生,老師自己首先要感同身受。”
自2010年承接“國培計劃”以來,江蘇師大已連續5年承辦“國培計劃——緊缺薄弱學科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經典誦讀骨干教師培訓是其中的重要一項,目前,參培教師共600余人,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經典誦讀帶動傳統文化熱
國培計劃經典誦讀項目培訓開展以來,江蘇師大掀起了一股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學校連續舉辦了六屆“中華母語節”,已成為最受師生歡迎的校園品牌活動﹔學校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多次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篇”“我們的節日·端午篇”等經典誦讀晚會﹔文學院的廣場詩詞吟誦大賽、卓培部的“我愛記詩詞”等活動更是形成了各自的品牌特色。
“作為一所老牌師范類院校,學校注重發揮人文社會學科優勢,承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使命。”江蘇師范大學校長任平說,此次經典誦讀項目培訓,就是希望老師們通過研讀具有永恆價值的經典文化,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
從文化傳承到精神傳承
“因為經典誦讀,我們在充滿人文情懷的氛圍中重新認識彼此,關系更加和睦了”“因為經典誦讀,學生們變得更加懂事、勤奮”……參加培訓的老師們反映,在經典誦讀培訓中,老師的個人品質得到了提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
聽說記者來採訪,參加培訓的西藏日喀則地區小學老師次仁卓瑪十分激動:“這次培訓讓我明白,對待經典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看看、讀讀,更要體會經典背后的精神內涵,同時把這種精神傳達給學生,這樣才能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談及精神傳承,徐放鳴也頗有感觸:“文化經典是孕育和滋潤民族精神的資源寶庫,與聖賢對話,傳承文化經典,在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記者 鄭晉鳴)
(來源:光明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