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7日08:08 來源:福建日報
□本報記者 林蔚 通訊員 盧余清
永泰縣城峰鎮力生村近日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一起議一議今年黨支部承諾完成項目的進展情況。
飲水工程本月可以完成,解決埔洋、池頭、烏石、蕉瀨等自然村800多人的喝水難題﹔舊房、裸房整治爭取今年12月完成﹔埔洋自然村路燈工程已動工……
“路燈工程是個老大難,村裡准備下力氣‘啃硬骨頭’!”“住房難問題可解決了!”“安排村干跟蹤落實,事情完成就有保障多了。”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著,一句句充滿“蝦油味”的福州腔普通話,討論的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實在事。
力峰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少數民族村,也是福州市第四批扶貧開發重點村、市派干部駐點村,而今正發生著可喜變化。
力峰村的變化,是永泰縣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果之一。據了解,永泰縣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重點針對群眾集中反映的上學難、看病難、建房難、出行難、看電視難、辦事難等“六難”問題,出台一項項
充滿“蝦油味”的舉措,切實解決百姓難題。
永泰縣針對基層教育資源不均衡,基礎教育薄弱的問題,繼續實行教師雙向輪崗機制,在新錄用教師上向基層和力量薄弱學科傾斜。同時,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學校2521萬元補助資金,投入1962萬元用於全縣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976萬元完善教學軟件設施。
老百姓呼聲最高的看病難問題也得到緩解。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搬遷和診療設備提升工作全面完成,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和村衛生所建設得到加強。公開招聘和省內醫學高校現場招聘177名基層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充實醫療隊伍。
在建房難問題上,永泰重點抓好東門社區居民反映強烈的近十年未能辦理土地使用証和房產証的問題, 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通過特設清理辦,開展一站式服務,年底前可以完成兩証發放。
散發著濃濃“蝦油味”的舉措,實實在在解決了百姓的訴求。今年永泰共安排1000多萬元資金用於農村道路建設、鄉村路燈亮化工程、危橋改造﹔對縣行政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進行流程再造,承諾時限壓縮421天,環節減少209個。
永泰縣主要領導表示,之所以可以找准群眾關心的難點,有效解決,得益於關切民生的“蝦油味”貫穿始終——活動主題明確,前期工作扎實。
永泰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突出“改作風、辦實事”主題,查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從群眾最為關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或群眾反映突出的“四風”問題做起,落到實處。
開展信訪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完善領導干部接待群眾來訪制度,嚴格執行縣領導每月接訪日制度。永泰縣在出台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前,都會廣泛征求基層部門和服務對象的意見。2013年7月至今年7月,全縣共受理信訪事項355件,經辦理息訴息訪323件,息訴息訪率為91%。
以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切入點,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採取縣級領導挂點聯系、促動整改,鄉鎮干部包村落實、推動整改,駐村干部駐點幫扶、帶動整改,機關部門組團幫扶、聯動整改等“四方聯動”的方式,著力抓好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目前,永泰縣2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已基本完成整頓轉化工作。
(來源:福建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